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9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埃里克·史密斯将军:“下一场战斗即将到来。相信我,它即将到来。” 他紧接着给部队打气,说今日的陆战队员和当年攻占塔拉瓦的先辈们一样勇猛,细数部队曾在朝鲜严寒中坚守、伊拉克街巷中激战、阿富汗群山间穿行的过往。 这番话听得人满是疑惑:所谓的“大战”究竟要在地球的哪个角落打响?是局势暗流涌动的委内瑞拉,还是战略博弈激烈的东亚西太平洋?更耐人寻味的是,他举的这些例子哪一个算得上光彩? 分明是伤亡惨重却战果寥寥的“糊涂仗”,这到底是在鼓舞士气,还是在暴露对历史的无知?史密斯将军怕是忘了,他口中“坚守朝鲜严寒”的经历,本质上是一场没能达成目标的消耗战。 美军当年带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北上,却被志愿军用血肉之躯挡在三八线以南,最终只能灰头土脸签下停战协定。海军陆战队在长津湖等战役中付出巨大伤亡,冻伤减员更是不计其数,所谓“坚守”不过是被动防御的无奈说辞,哪有半分胜利者的底气? 再看“伊拉克街巷激战”,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海军陆战队确实一度挺近巴格达纵深350英里,抢占鲁迈拉油田也算得手,但后续的治安战却成了无底洞。最终留下一个混乱动荡的伊拉克,灰溜溜地撤出,这算打赢了吗? 至于“阿富汗群山间穿行”,更是美军心中难以抹去的耻辱。从2001年“持久自由行动”开始,海军陆战队先后投入数万人兵力,在赫尔曼德河谷等地区与塔利班反复拉锯,光有记录的阵亡人数就达449人。 可打了二十年,塔利班非但没被消灭,反而愈发壮大,美军最终只能在2021年上演喀布尔大撤退的狼狈戏码,连机场都成了混乱的逃离现场。史密斯将军拿这些“败绩”当荣耀,要么是真的不懂历史,要么就是故意混淆是非,想用热血口号掩盖实战能力的短板。 更讽刺的是,他压根不敢提美军与日的作战经历。即便当年占据绝对海空优势,海军陆战队在硫磺岛、冲绳岛等战役中也付出了惨痛代价,人员交换比低得难看。 塔拉瓦战役中,美军靠着火力优势拿下岛屿,却伤亡近万人,这样的“胜利”实在没什么值得炫耀的资本。如今刻意回避这些史实,专挑些模糊不清的“战绩”说事,足见其说辞的虚弱。 有人或许会问,美军难道就没打过胜仗?细数二战后的历史,能拿得出手的不过是巴拿马、格林纳达这类“以强凌弱”的行动。1983年入侵格林纳达,靠着7000多兵力对付一个小国,即便迅速占领目标也胜之不武。 1989年突袭巴拿马,本质上是对主权国家的粗暴干涉,算不得什么光彩战绩。美军最骄傲的“沙漠风暴”行动,其实是多国部队联合作战的结果,绝非美国独自打赢;科索沃战争同样依赖北约盟友的支撑,缺了盟友的配合,美军未必能如此“顺利”。 说穿了,二战后美军就没真正靠自己打赢过一场像样的大规模战争,连一次正经的海战都没打过,所谓“军事霸权”水分着实不小。如今史密斯将军叫嚣“下一场战斗”,可美军当下的战力真能支撑起这份野心? 看看现实便知,连也门胡塞武装这样的非正规武装,都能让美军头疼不已。胡塞武装用简易导弹和无人机多次袭击美军舰机,美军却迟迟拿不出有效对策,只能被动防御。连“小股力量”都对付不了,还想和大国掰手腕?简直是痴人说梦。 细究起来,史密斯将军这番“战争宣言”,或许根本不是真的要立刻开战,而是藏着转嫁危机的老套路。美国历史上哪次经济危机不是靠对外战争转移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都是借着战争大发横财,摆脱国内困境。 如今美国国内通胀高企、债务缠身,经济复苏乏力,社会分裂加剧,这种时候喊出“战斗即将到来”,难免让人怀疑是想故技重施。有消息透露,特朗普政府在加勒比海的军事行动已从打击贩毒转向试图更迭马杜罗政权。 可时代早就变了,霸权主义的老路子行不通了。委内瑞拉早已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马杜罗政府多次公开呼吁和平,却也做好了防御准备。美军连阿富汗、伊拉克都搞不定,真要贸然对更强的对手动手,只会落得“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 再说,现代战争的代价远超以往,一旦开战,无论是经济损失还是人员伤亡,都是美国难以承受的,所谓“转嫁危机”很可能变成“引火烧身”。史密斯将军的叫嚣,本质上是军事霸权衰落前的回光返照。 他想用历史口号煽动士气,却忘了美军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想靠战争转移矛盾,却没看清如今的世界早已容不得肆意妄为。所谓“下一场战斗”,更像是一场自欺欺人的政治表演,既吓不倒对手,也骗不了自己人。 战争从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尤其对早已尽显颓势的美国而言。若执意在穷兵黩武的路上走下去,最终只会把自己拖入深渊。
俄罗斯三大战略失败,一步步把自己折腾成全世界都讨厌的样子。说起俄罗斯的头号
【2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