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伍不到半年的新兵,在西藏高寒山地的实弹训练中,发现炮膛里还卡着一发没打出去的炮弹,没敢动手装第二发,直接报告了。就这么一个 “不敢装” 的动作,救了全连人的命。 这新兵叫李磊,河南来的,刚满 19 岁,脸膛还带着没褪尽的稚气。当时他们炮班正按流程操作,上一发炮弹射击后,炮长喊着 “装弹”,李磊伸手去开炮膛,手指刚碰到金属边缘就顿住了 —— 里面没空,有个深褐色的弹体卡在中间,尾焰残留的焦糊味还没散。 他脑子 “嗡” 一下,训练时教过卡弹的危险性,尤其是在高寒地区,金属部件收缩可能导致炮弹卡滞,强行装第二发极可能引发炸膛。他没敢喊,也没敢碰,攥着炮栓柄转身往炮长那边跑,声音都有点发紧:“班长!炮膛里有弹没打出去!” 炮长王建军是五年老兵,一听这话立马扔了手里的指挥旗,三步并作两步冲过来。他趴在炮口边往里看,借着高原的 sunlight 能清楚看到卡在膛线里的炮弹,额角瞬间冒了汗。他赶紧挥手让周围战友往后退,同时摸出对讲机喊:“连部!连部!炮位出现卡弹,请求技术支援!” 全连很快动了起来,连长带着技术骨干跑过来,先在炮位周围拉了警戒带,又让通信兵联系上级派军械专家。李磊站在警戒线外,手还在抖,刚才要是没细看直接装弹,不光他和炮班的人,周围几十米内的战友都得受波及。王建军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小子机灵,没逞能,这是救了大伙。” 等了快一个小时,军械专家坐着越野车赶过来,带着专业工具。专家先检查了炮膛温度和卡弹位置,说这是因为高原低温导致炮膛收缩,加上上一发炮弹击发后弹壳轻微变形,才卡在里面的。要是强行装第二发,两发炮弹在膛内挤压,随时可能引爆。 专家和技术骨干围着火炮忙了三个多小时,期间全连人都在远处等着,没人说话,风刮过雪地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直到下午两点多,随着 “叮” 的一声轻响,卡在炮膛里的炮弹被安全取了出来,所有人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连长在训练总结会上专门提了李磊,说他虽然入伍时间短,但牢记操作规程,不盲目操作,这种 “不敢” 不是胆小,是对自己、对战友、对装备的负责。全连战士都鼓掌,李磊站在队伍里,脸有点红,心里却很清楚,以后训练只会更认真。 后来团里还把这事当成安全案例通报,让各个连队学习。李磊的班长王建军经常跟新兵说:“在高原训练,环境苦、风险高,有时候多一分谨慎,就能少一分危险。李磊这小子给你们做了好榜样,以后不管是操作火炮还是其他装备,都得像他这样,该‘不敢’的时候绝不能‘敢’。” 李磊自己也没骄傲,训练更刻苦了。他知道,在西藏当兵,守护的是祖国的边疆,每一次训练都关系到战斗力,容不得半点马虎。后来再进行实弹训练,他每次装弹前都会仔细检查炮膛,确保没有问题再操作。其他新兵也受他影响,操作时都格外小心,整个炮班的安全意识都提高了不少。 年底评功评奖时,李磊被评为 “优秀士兵”。拿到证书那天,他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没说自己救了全连人的事,只说在部队训练挺好,得了个奖。电话那头,父母特别高兴,反复叮嘱他在部队好好干,注意安全。挂了电话,李磊看着远处的雪山,心里更坚定了:以后要更加努力,做一名合格的边防战士,守护好这片土地和身边的战友。
被惊讶到了海军入伍就是不一样!路上碰到入伍部队才发现,别的军种新兵大多
【22评论】【26点赞】
大海哥
我同事当兵时他们车组一新兵往炮膛里塞进了两发100毫米炮弹,大声对他说:班长,炮弹塞不进去啊。他一看,吓坏了,连忙让车组全员下车躲远点,自己一人处置…他因此荣获二等功。
来吧 回复 10-20 13:13
100毫米炮弹都是整装弹,怎么做到往炮膛里面塞两发炮弹的?
我愿为你风中立
[赞][赞][赞]
用户95xxx92
炮弹壳有没有退膛出来是不是必须检查的项目之一?
红尘 飞鸿 回复 10-20 12:26
弹壳退了,是弹头卡在炮管里了!
老头
专业,连英文都用上了
用户10xxx38
起码来个二等功呀
清华园
二等功
用户65xxx00
火炮闭锁击发后座退壳后弹头留膛?难道炮弹壳里忘了装药式发谢药失效了?
用户64xxx68
卡炮弹以后,炮管是不是也报废了?
用户13xxx69
起码三等功,优秀士兵低了
凉冰
只要不是傻子,都不会在里边有一发的情况下再装一发吧?
初级育儿师
傻子才装第二发,傻逼才会这么写
白开水 YH
啥型号,多大口径的炮?
左撇子
没打出去不会有响声吧,是药包响了炮弹没出去?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