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对话:多数人亏损的根源,从不是技术问题
新手:老周老师,我发现身边好多交易者都在死磕技术,一会儿学MACD金叉死叉,一会儿研究头肩顶形态,总觉得把这些吃透就能稳定盈利,您觉得这种思路对吗?
老周:这是市场里最容易踩的坑,也是典型的“舍本逐末”。他们把交易当成了“找规律的计算题”,一门心思打磨分析工具,却忘了交易的核心是“人的决策”。市场不是机器,是成千上万交易者的贪婪、恐惧、犹豫堆出来的混沌场,用过去的K线形态去套未来的走势,就像拿着旧地图找新路线,走偏是大概率的事。
新手:您这么说我有点懂了,但为什么有时候两个高手看同一张图,一个说要涨一个说要跌?明明用的技术指标都差不多啊。
老周:问题不在指标,在每个人的“认知滤镜”。要是有人信奉“趋势不会轻易反转”,看到回调就觉得是加仓机会;要是有人盯着“超买超卖”,同样的回调在他眼里就是风险信号。你看到的不是市场本身,是你认知里想看到的市场。认知没跟上,再厉害的指标也只是帮你把错路走得更坚决。
新手:那是不是说,认知才是决定能不能赚钱的关键?它具体会影响我们怎么操作呢?
老周:完全是。认知浅的交易者,眼里只有“这次能不能赚”,操作全凭感觉——看到涨就追,看到跌就割,情绪跟着K线上下跳,最后变成“赚小亏大”的恶性循环,本质上是在赌运气。但认知深的人,看的是“长期能不能赢”,他们知道市场没有百分百的准确,所以更关注“概率和风险”:先判断当下是震荡还是趋势,再按提前定好的规则入场,赚了不贪,亏了及时止损,核心是“管住自己”,而不是“预判市场”。
新手:那像我这样的普通交易者,该怎么提升自己的交易认知呢?有没有能落地的方法?
老周:分享四个我自己验证过的方向。第一,别总盯着别人的“牛股策略”,多复盘自己的交易记录——每次下单是因为“觉得会涨”,还是“符合自己的规则”?亏损是因为行情意外,还是因为扛单?复盘不是找借口,是找自己认知的漏洞;第二,一定要建自己的交易系统,把“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出、最多亏多少、每次买多少”写清楚,用规则代替情绪,避免脑子一热就乱操作;第三,接受“亏损是正常的”,没有谁能每笔都赚,就像做生意要付成本,亏损就是交易的“成本”,重点不是不亏,是让亏损可控,别让一次亏损吃掉之前所有利润;第四,别只看交易书,多读读历史、心理学,甚至哲学——历史能帮你看懂周期,心理学能帮你理解人性,这些看似和交易无关的知识,反而能帮你跳出“只看K线”的局限,搭建更全面的思维框架。
新手:听您说完,我突然觉得之前的努力都偏了。最后想请您总结一下,做好交易最核心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老周:一句话,交易到最后就是“认知的变现”。市场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的认知是什么样,你的账户曲线就是什么样。什么时候你不再执着于“找一个能预测行情的方法”,而是开始打磨自己的认知、完善自己的规则,才算真正摸对了持续盈利的门。
新手:这些话比我看十本技术书都有用,以后我会照着您说的,先从复盘和建系统开始调整,再次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