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像两条巨龙奔腾入海,令人震撼!黄河在北方,形成一个大大的几字形状,而长江在南方,也有一个倒着的几字形状,真是太有趣了,仔细看地图,长江和黄河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千百年来两岸人民也发生过很多故事。 说起长江和黄河这两条大河,总让人觉得它们像一对老搭档,从同一个起点出发,却各自画出不同的曲线,最终都扑向东海。它们都从青藏高原的雪山冰川里冒头出来,那地方海拔高得吓人,平均四千多米,空气稀薄,风雪常年不散。黄河的源头具体在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约古宗列曲盆地,那里有个叫卡日曲的小溪,流量不大,但就是它开始了黄河的五千多公里旅程。长江的起点则在唐古拉山主峰杰马央宗冰川东侧,海拔五千多米,冰雪融化后汇成金沙江,一路往下冲。两河的发源地相隔不远,都在高原的西北角,地质上属于同一个板块碰撞形成的隆起区,所以水源都带着高原的寒意和泥沙,奔腾时像两条刚醒的龙,裹挟着高原的粗粝直奔东方。 为什么说它们像巨龙奔腾入海?这不光是比喻,实际数据摆在那儿。黄河全长5464公里,从青海起步,穿越九个省区,最后在山东东营注入渤海湾,年径流量五百多亿立方米,虽然不算世界最丰沛,但那股子黄浊劲儿,带着黄土高原的泥沙,一年冲下来上亿吨,难怪古人叫它“黄河”。长江更猛,全长6300公里,世界第三长河,从高原东倾,流经十一个省区,注入东海,年径流量九千多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的十八倍,鱼虾蟹蟹满江,养活了全国五分之一的人口。两者流向基本一致,自西向东,因为中国地势就是西高东低,像个巨大的阶梯,高原往下是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再到平原,一路坡度倾斜,水自然往东跑。入海时,黄河在渤海湾张开大口,长江在上海崇明岛附近扩散成宽阔的河口,两条河的末端都搅动着海水,潮汐上来时,河海交汇,咸涩和淡水混杂,渔民们在那儿撒网捕鱼,日子过得紧巴巴却也踏实。 现在看地图,你会发现黄河的形状特别像个大大的“几”字,尤其在北方那段。河道从青海的卡日曲起步,先往北流,过兰州后在甘肃环县附近大拐弯,折向东,进入陕西的陕北高原,又在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北上,形成第一个横杠,然后在山西的吕梁山南折,过壶口瀑布,冲进河南平原,南下过郑州,又北上到开封,再东进山东,最后南折入海。这“几”字弯的形成,全是因为地形阻挡,黄土高原层层叠叠的沟壑和山梁挡住了去路,水没法直线东流,只能绕着走。尤其是那个大弯,从兰州到西安直线距离才四百公里,可黄河实际绕了上千里,原因就是秦岭山脉横在那儿,像道天然屏障,河水撞上就得拐弯。长江的形状则像个倒着的“几”字,在南方弯得更艺术。从高原的金沙江下来,过四川盆地,进入重庆的长江三峡,那儿峡谷深邃,水流急促,然后在湖北宜昌附近东出,过武汉后基本直奔东海,但上游在云南和四川交界处,有个大大的南折,绕过横断山脉,形成“V”字弯,和黄河的北折遥相呼应。长江的弯曲多在云贵高原边缘,那里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和峰丛挡路,水道被迫蜿蜒。两条河的曲线对称得像镜子,黄河在北边画横竖,长江在南边倒过来画,地图上看起来就觉得巧合多过偶然。 仔细琢磨,长江和黄河的相似点还真不少,不光是形状上的镜像。地理上,两者流域面积都巨大,黄河流域79.5万平方公里,长江97万平方公里,都覆盖了中国一半以上的国土,从高原到平原,生态类型齐全,高山草甸、森林、草原、农田一应俱全。气候带也重叠,高原的寒冷干燥到东部的湿润温暖,过渡自然。长度上长江占优,但黄河更“胖”,流域宽度广,支流多,像树根一样扎进黄土层。泥沙量是另一大相似,黄河流沙量世界第一,一年1.6亿吨,长江也上亿吨,这让下游都得年年治河,堤坝修了又修。文化上,两河都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出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各自独立却又交融,早在大汶口时代,就有陶器和玉器在两流域间流通。经济上,现在两河沿岸GDP占全国大半,工业农业并重,黄河的能源基地,长江的航运枢纽,都在拉动全国。生态相似也明显,两河都面临水土流失问题,高原上游植被破坏,下游淤积严重,近年来国家推的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和长江大保护,都是针对这些老毛病的。甚至在国际对比上,两河像尼罗河和幼发拉底河那样,养育了单一文明,却更包容,因为中国地形封闭,两河没太多外来干扰,自成一体。
长江径流量几乎是黄河的20倍,为什么长江没有冲积出大平原?长江的径流量比黄河大
【9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