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南部喀拉拉邦闹得人心惶惶——一种叫“食脑虫”的寄生虫突然爆发,今年已经确诊129例,26条人命没了。这病听着邪乎,其实全名是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专门躲在池塘、河流、温泉这些暖水里,人要是游泳、戏水时呛了口水,或者鼻子进了脏水,它就顺着鼻黏膜钻进大脑,引发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感染后头两天跟感冒似的,头疼发烧恶心,但三天内就可能抽搐,死亡率高达97%,活下来的概率比中彩票还低。 喀拉拉邦现在成了重灾区,首府特里凡得琅最严重,36例里死了3个。当地卫生部门急得直跳脚,一边给公共水池、溪流消毒,一边挨家挨户提醒“别野泳”。可问题在于,这病不是从某个污染源集体爆发的,而是这儿冒一例、那儿冒一例,追踪起来像玩“大家来找茬”。有患者是在度假村游泳池感染的,还有人在溪边洗脚中招,甚至长期没用的水管突然放水,也可能把虫卵冲出来。 这事儿最扎心的是,感染的往往是普通人。有个大叔在田边水塘洗了个脸,三天后就没了;还有个孩子跟着爸妈去郊游,在河里踩了两脚水,回家就发烧抽搐。更无奈的是,喀拉拉邦很多地方依赖野外池塘和未经处理的水源,加上最近季风引发内涝,污水混进饮用水,相当于给虫子开了“绿色通道”。 有人说这是“天灾”,可仔细想想,更像“人祸”。印度很多地方对自然水体缺乏管理,老百姓也缺乏防护意识——谁会想到洗个脸、游个泳就能要命?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这种单细胞生物一旦钻进大脑,会像融化的蜡烛一样“吃掉”脑组织,根本不给抢救机会。 不过,咱们也不用过度恐慌。虫子虽然凶,但感染概率其实很低,关键是别主动往“枪口”上撞。比如别在野外湖泊潜水、跳水,游泳时戴好鼻夹、泳镜,皮肤有伤口别碰生水,冲洗鼻腔用煮沸的温水。这些小事听着简单,却能挡住99%的风险。 说到底,这场疫情给咱们提了个醒:生态变好了是好事,但人和自然的边界得守住。就像不能因为老虎可爱就去摸它,也不能因为水清就随便喝。现在喀拉拉邦的医生累得直不起腰,53个患者还在医院挣扎,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崩溃。 最后想问问大伙:要是你住在容易感染的地方,会怎么保护自己和家人?或者你觉得,政府和老百姓该怎么联手,才能把这种“隐形杀手”挡在门外?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经验可能救人一命呢! (事件来源:央视财经)
阿巴大战,果然是冲中国来的?幕后黑手不止一个!今年中国周边的地缘棋盘就没闲着
【3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