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次全面管控稀土的真正战略用意,是要在10年之内拖慢拖旧美西方的所有重要的工

幕沧小澜 2025-10-19 18:51:08

中国这次全面管控稀土的真正战略用意,是要在10年之内拖慢拖旧美西方的所有重要的工业文明技术,我们在不供给他们重稀土的情况下,和只给他们少量的中稀土的情况下,让他们所有的工业技术不能产生迭代的进步,只需要拖垮他们10年,中国的工业技术就会在2035全面领先于全世界1~2 代   去年年底,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同步发布了一份关于稀土出口的新规,文件不长,却立刻引起了全球高端制造业的震动。   许多国家的高层会议接连召开,从华盛顿到柏林,从东京到伦敦,都在盯着同一件事中国开始进一步收紧稀土供应。   看似简单的举措,却让不少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坐立不安,因为他们都清楚,这不是一纸文件的事,而是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命脉问题。   在美国,稀土的紧张已经让军方坐不住。F-35战机的发动机离不开几种稀土元素,这些金属能让高温合金更耐烧更坚固。   没有这些材料,战机寿命会大打折扣,生产线也得慢下来。科技公司也同样焦虑,芯片制造、激光器、雷达设备等高端领域都少不了稀土。   欧洲的形势也不妙。德国汽车工业正准备大规模转向新能源,电动车的电机和电池需要稀土来提升稳定性和续航。   一旦供应被卡,整条生产线就会被拖住。欧盟虽然早就喊要自主开矿,但进展缓慢。矿藏有限、环保要求严格,很多项目连审批都过不去。   日本更是头疼,在亚洲和非洲都找过替代矿,可质量、运输、提炼各个环节都不理想,到头来还得依赖中国的技术来处理。   而另一方面,中国早已完成了稀土产业链的布局。从开采、分离到提炼,每一步都掌握成熟技术。几十年的积累,让中国不只是资源出口国,更是加工和应用的核心。   西方想自建体系,少说也得十年起步,成本还要比中国高出几倍。正因为这样,这次收紧稀土出口的背后,显然不只是经济考虑,更是一场布局已久的战略行动。   重稀土被严格控制,中稀土只放出少量配额。这样的节奏一旦持续,美西方那些依靠材料推进技术突破的项目都会被迫降速。   相比之下,中国在内部已经布局好两条路。一是研究稀土回收技术,降低对开采的依赖;二是推动关键产业的自主研发。   在新能源、半导体和高端制造领域,中国的进步速度已经超过了许多传统强国。到2035年,如果照这个节奏发展,在核心科技上领先一代甚至两代,并非幻想。   过去的几十年,西方靠技术优势制定工业规则,中国在下游做加工。这次稀土政策的调整,意味着格局正发生改变。   现在,谁需要稀土,谁就得考虑中国的利益,也不得不在合作中拿出更多诚意。像德国的汽车公司,为了保证供应,就主动与中方分享电池技术。规则的重心正在慢慢偏移。   也许有人认为西方会找到替代方案。事实上,他们早就在尝试,比如制造无稀土电机。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但性能达不到要求,成本还高得离谱。   如今这场围绕稀土的博弈,不仅仅是供应问题,而是牵动整个工业版图的权力重组。它让人看到,中国不再只是世界工厂,而是有能力改变游戏规则的参与者。   稀土这张牌,看似安静,却足以在未来十年内重新定义全球技术发展的节奏。

0 阅读:57

评论列表

凡是

凡是

2
2025-10-19 19:26

俄用稀土不在管制内吧

幕沧小澜

幕沧小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