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野蛮发家史”! “强盗逻辑”没变过。 “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为其财富掠夺和积累提供了重要支撑。 荷兰本土面积41528平方公里,截至2025年7月,荷兰本土人口1808.5万人。 17世纪的荷兰属于它的“黄金时代”。它的崛起速度之快、手段之凌厉,确实充满了“野蛮”的色彩——商业竞争、军事征服、殖民扩张和奴隶贸易紧密结合,构建了一个全球性的商业帝国。 一、 崛起的前奏:机遇与底蕴 1. 摆脱西班牙统治:通过长达八十年的战争(1568-1648),尼德兰北部省份(主要是荷兰)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下获得事实上的独立。这不仅激发了民族意识,也使其摆脱了西班牙沉重的税收和宗教束缚。 2. 安特卫普的衰落:西班牙军队攻陷并洗劫了当时欧洲的金融和贸易中心安特卫普,大量富裕的商人、银行家和手工业者带着资本、技术商业网络北逃至阿姆斯特丹等地,为荷兰的崛起注入了最宝贵的“第一桶金”。 3.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荷兰位于欧洲西北部的十字路口,拥有优良的港口和密布的河流,便于进行波罗的海、北海和欧洲内陆的贸易。 二、 “野蛮”发家的三大支柱 荷兰的崛起并非简单的和平贸易,其“野蛮”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支柱上: 支柱一:制度创新——国家资本主义的暴力机器 这是荷兰全球扩张的组织基础。 1. 荷兰东印度公司(VOC): 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公司和跨国公司:通过向公众发行股票,募集了巨额的永久资本,用于建造远洋船队和建立军事据点。 “国家中的国家”:荷兰国会授予VOC巨大的权力,包括发动战争、签订条约、建立堡垒、审判囚犯。它本质上是一个拥有国家暴力机器的商业实体。 垄断与暴力:VOC的目标是垄断东印度群岛(今印尼)的香料贸易。为实现这一目标,它不惜对当地土著政权发动战争,屠杀竞争对手(包括欧洲其他国家和本地商人),甚至为了维持香料价格而销毁过剩的库存。 2. 荷兰西印度公司(WIC): 主要活动范围在美洲和西非,其商业模式更加“野蛮”。 核心业务包括:海盗劫掠、奴隶贸易、占领殖民地。 最著名的“战绩”便是在1628年俘获了整个西班牙运银船队,以及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巴西东北部的糖业殖民地。 支柱二:军事与海上霸权——商船与战舰的结合 1. “海上马车夫”:荷兰设计并大量建造了造价低廉、运营成本低、货舱容量大的“弗鲁特商船”。这使得他们在运输业上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几乎垄断了欧洲的海上货运。 2. 亦商亦盗:他们的商船随时可以安装火炮变为战舰。VOC和WIC的船队在全球航线上既是贸易者,也是掠夺者,攻击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商船,抢占他们的贸易据点。 支柱三:全球掠夺体系——三角贸易与殖民剥削 荷兰构建了一个残酷的全球剥削网络: 1. 在亚洲(以东印度公司为主导): 武力垄断香料群岛:通过血腥手段控制了肉豆蔻、丁香等香料的产地,对当地居民进行残酷剥削。 建立贸易据点:从日本(出岛)、台湾(后被郑成功驱逐)、锡兰(今斯里兰卡)、好望角(南非)到印度尼西亚,建立了一系列堡垒和商站,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和信息网络。 开普殖民地:在南非建立殖民地,为过往船只提供补给,这成为后来南非白人统治的根源。 2. 在大西洋(以西印度公司为主导): 奴隶贸易:WIC是跨大西洋奴隶贸易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他们在西非捕获或购买黑人,然后像货物一样运往美洲的种植园(尤其是在巴西和加勒比海地区)出售,牟取暴利。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野蛮的篇章之一。 占领殖民地:占领了包括新阿姆斯特丹(今纽约)、苏里南、库拉索等在内的美洲殖民地,进行糖、烟草等作物的种植。 三、 巅峰与转折 17世纪中叶:荷兰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和金融中心,阿姆斯特丹是世界的仓库、票据交换中心和“世界的总账房”。 转折点:连续不断的战争(特别是与英国的英荷战争和与法国的战争)消耗了荷兰的国力。作为一个蕞尔小国,其体量最终难以抗衡英、法这样的大型民族国家。到了18世纪,荷兰的霸权逐渐被英国取代。 为何称其“野蛮”? 荷兰的“黄金时代”并非田园诗,其发家史是典型的 “商业资本主义+国家暴力” 的原始积累模式: 对原住民的暴力:在亚洲和美洲,对当地居民进行征服、奴役和屠杀。 对竞争对手的暴力:通过国家授权的公司,对葡萄牙、西班牙甚至后来的英国进行无差别的军事和海盗攻击。 制度化的暴力——奴隶贸易:将数百万人作为商品进行买卖,建立了以种族剥削为基础的种植园经济。 这种“野蛮”与“先进”的奇特结合,正是其野蛮发家史最显著的特征。 着就是荷兰! 荷兰 郁金香 阿姆斯特丹 海上马车夫 东印度公司 西印度公司 荷兰经济 荷兰海外领地 荷兰史
快讯!快讯!荷兰秘书突然宣布10月19日,荷兰已经强制接管中资企业安世半
【80评论】【5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