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了安世半导体的“小心思” 我终于懂了! 2025年10月,荷兰安世半导体一则函件搅动全球半导体行业——突然要求全球客户暂停采购东莞工厂的芯片封装产品,理由是“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存疑”。 这一操作充满矛盾:东莞工厂自2018年投产以来7年零纠纷,据公开产能报告显示,其承担着安世全球超70%的封测产能,2023年更是被集中了全球75%的产能,且所有产品需经荷兰总部检测后才交付,此前从未出现过技术质疑。 显然,“技术问题”只是表象,安世此举更像是规避国际供应链政策波动风险的商业妥协。 在当前全球产业链调整的背景下,其仅针对性叫停东莞工厂,却对马来西亚、菲律宾等海外产线“网开一面”,本质是牺牲中国产能以迎合海外市场监管要求。 但这一决策的代价显而易见: 客户更换封测产地需6至12个月的重新认证,汽车电子厂商甚至面临停线危机,安世自身也陷入供应链混乱的困境。 此事更给国内半导体产业敲响警钟。据2024年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中国封测产业已占据全球近50%的市场份额,东莞等产业基地凭借产能规模、生产效率形成显著优势,但核心设备、关键材料仍存在部分对外依赖,看似强势的产业地位,仍带有“阶段性依附”特征。 正如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专家所言,封测环节的高端设备、特种材料等核心领域若未能实现自主,产能优势就可能因外部合作变动而受冲击。 短期来看,安世叫停产线会带来阶段性阵痛,但也倒逼国内封测产业加速升级。 唯有攻克封测设备、关键材料等“卡脖子”技术,实现核心环节自主可控,将产能优势与技术自主深度绑定,才能真正摆脱对国际产业链的阶段性依附。 这场供应链风波,既是危机,更是国内封测产业突破“规模优势陷阱”的契机,推动中国半导体从“产能领先”向“核心竞争力领先”稳步迈进。 安世这波操作,到底是政策妥协还是另有图谋? 东莞封测的产能优势摆在眼前,核心技术自主才是真底气!🤨🤨 你觉得国内封测产业能借这次机会实现突破吗? 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吃瓜群众][吃瓜群众][机智]
安世半导体荷兰公司发函全球客户,警告不得采购来自东莞的产品,理由是无法保
【36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