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刚加管制,土耳其就卡了投资,德国回头翻旧账,中国则悄悄把镓和石墨的出口审批从“年审”改成“笔笔查”——这轮博弈,没人打明牌,但每一步都踩在对方的命门上。 荷兰的管制可不是小打小闹,直接冻结了中资芯片厂的资产和知识产权,美媒一眼就看穿这跟美国的技术打压同频共振。嘴上喊着“纯属巧合”,实际就是在高科技领域卡脖子。 土耳其更会选时机,对着无人机核心部件、铬矿石这些战略品下手,投资申报卡得死死的。民航、广电这些领域直接设了持股红线,明摆着拿捏关键产业链。 德国翻旧账的心思更直白,对着中欧贸易里的“历史遗留问题”反复拉扯。本质是想在汽车、机械这些优势领域逼中方让步,算盘打得全世界都听见。 这哪是巧合?分明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全球棋局。西方阵营的动作整齐划一,表面各说各话,暗地里却像约好了似的对中国核心利益围追堵截。他们以为这样就能锁死我们的发展之路?太天真了! 看看数据就知道这场博弈多残酷。中国贡献了全球60%的镓产量和70%的石墨供应,这些可不是普通矿产,而是芯片、电池、军工的命根子。把出口审批收紧成“笔笔查”,等于直接捏住了欧美制造业的七寸。 土耳其这手玩得够精明。铬矿是航空发动机的必需材料,无人机部件更是现代战争的尖刀。他们卡住投资审批,分明是看准了西方急需这些战略物资。时机选得刁钻,手法老辣至极。 德国人翻旧账的套路更让人啼笑皆非。一边享受着中国市场带来的巨额顺差,一边在汽车标准认证上搞小动作。去年大众在华销量占其全球四成,现在却要谈“公平贸易”?这吃相未免难看了点。 荷兰人玩得更绝。光刻机巨头ASML去年对华出口额高达21亿欧元,现在突然冻结中企资产。这种既赚我们钱又拆我们台的做法,像极了商场里两面三刀的奸商。 但他们都算错了一件事——中国早已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我们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有突破5纳米芯片的技术储备,更有不被卡脖子的决心。每一步反制都打在痛处,每招都让人猝不及防。 这场博弈最精彩之处在于,没人掀桌子,但谁都别想轻松离场。就像高手过招,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招招致命。中国改用“笔笔查”这手妙棋,既守住了国际规则,又掌握了战略主动。 西方总以为技术封锁能让我们屈服,却忘了历史教训。两弹一星时期那么艰难的封锁我们都闯过来了,现在这些手段又算得了什么?他们越围堵,我们越要闯出新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荷兰刚加管制,土耳其就卡了投资,德国回头翻旧账,中国则悄悄把镓和石墨的出口审批从
小慕故事汇
2025-10-17 16:15:5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