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美国人突然发现,若中方再出手,美公司或彻底买不到中国稀土 商务部 10 月 9 号发的那则稀土出口新规,最近把美国人给整焦虑了。新规本身就不简单,对含中国成分的境外稀土物项实施管制,军事用途申请原则上直接打回,先进半导体和军用 AI 相关的得一个个审,原产于中国的物项当天就开始执行。 真正令美国企业如坐针毡的,是隐匿于细节中的一处变化——公告附件摒弃了惯用的 Word 或 PDF 格式,转而采用了 WPS 格式。 刚开始外媒还只觉得这是推广国产软件、保数据安全。这两天美国圈子里的讨论风向彻底变了,有人扒出个要命的矛盾。 四年前,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将 WPS 定性为 “威胁国家安全” 的软件,悍然禁止美国民众使用该软件进行交易。这一举措无端打压,尽显霸权行径。 现在中方只是公告附件用 WPS,可要是哪天要求提交申请也必须用这格式,美国公司就得踩进两难的坑。 用 WPS 做申请吧,违反自家禁令,法律风险摆在那儿。不用呢?根本弄不出合规的文档,申请都递不上去。有人说找代理商转格式不就行了? 可稀土生意全是商业机密,文档过一遍别人的手,秘密说不定就漏了。WPS 本身早就有全生命周期的加密防护,从生成到销毁都能管控,可美国公司没资格用这套安全体系。 这事儿的要害不在文档格式,在稀土本身的话语权。据 CNN 近期估算,在全球稀土生产格局中,中国占据显著地位。 约 61% 的稀土产量源自中国,而加工环节更是由中国牢牢掌控,占比高达 92%。美国军工领域的核心装备,诸如 F - 35 战斗机、攻击核潜艇等,皆与重稀土紧密相连。 重稀土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支撑着这些先进装备的运转。更要命的是,美国连条分离重稀土的产线都没有,想建起来不仅要砸大钱,还得等好几年,就算建好了产能也远远不够。 他们想过找替代渠道,比如打格陵兰岛和乌克兰的主意,可这些地方的资源要么开采难度大,要么商业价值存疑,根本顶不上用。 印度最近的操作更能说明问题,直接承诺从中国买的稀土绝不转卖给美国,还得提交终端用户证明,就怕断了自己的供应。要知道印度电动车和新能源产业全靠中国稀土撑着,一年进口的稀土磁体价值就超过 30 亿卢比。 美方并非毫无反击之举。此前,其公然宣称要对中方加征高达100%的关税,同时还妄图实施关键软件管制措施,尽显霸权行径。 商务部早已直言,关税战并非我方所求,但我们亦无所畏惧。倘若有人执意为之,妄图挑起争端,中方必定会以坚定姿态予以有力回击。 这种反击根本没戳到痛处,毕竟稀土产业链的优势不是短期能追上来的,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报告说得直白,这事儿上美国只能干瞪眼。 WPS 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一路披荆斩棘,发展至今,绝非偶然。其背后,实则蕴藏着深厚的底蕴与十足的底气,支撑着它在时代浪潮中稳步前行。 30 多年前求伯君在酒店闭关 16 个月,编出 12 万行代码,才诞生了中国首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文办公软件。 当年没有广告,几年就占了国内 90% 的市场份额,养活了一批书商和打字员,还推动了电脑普及。后来跟微软周旋,哪怕最困难的时候卖别墅凑钱也要研发,才有了现在能跟 Office 抗衡的实力。 现在这局面说白了,是美国自己把路走窄了。一边想卡住中国软件的脖子,一边又离不开中国的稀土。WPS 格式的使用,不过是在规则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毕竟公告要求申请文件用中文提交本就是应有之义。 此事最令人深思的,莫过于核心技术与产业链话语权的重要性。它们宛如大厦之基石,关乎着发展的命脉与走向,不容我们有丝毫忽视。 从求伯君于代码世界执着耕耘,到稀土加工体系逐步搭就,中国的优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岁月的长河里,凭借点滴积累、不懈奋进,慢慢汇聚而成。不是谁想卡脖子就能卡得住,也不是谁想依赖就能随便依赖。 美国人的焦虑,究其本质,乃是源于对自身供应链短板的深切恐慌。这种恐慌如影随形,反映出其在供应链领域的隐忧,也成为其内心焦虑的深层缘由。 中国从不是主动挑事的一方,但手里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就是最硬的底气。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唯有脚踏实地深耕产业、苦练内功,方能厚积薄发,真正将主动权紧握于掌心,于风云变幻间稳操胜券。那些动辄搞禁令、筑壁垒的做法,最终只会困住自己的脚步。 (主要信源:中国日报双语新闻——冲上热搜!商务部公告附件改为wps格式)
[浮云]美国人突然发现,若中方再出手,美公司或彻底买不到中国稀土 商务部10
洞察观史
2025-10-17 09:48:48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