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10月12日起,来自东方大国的游客将不再获得传统的申根章,

世界风云 2025-10-16 22:47:13

果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10月12日起,来自东方大国的游客将不再获得传统的申根章,而是进入全新的数字边境系统EES ​那个熟悉的红色申根章真的要消失了。今年10月12日之后,我们护照上那些盖满整页的彩色印记,都会变成冷冰冰的电子记录。 ​记得去年在巴黎戴高乐机场,排在前面的老太太特意要求边检官把章盖得清晰些。她说这是给孙子的礼物,记录她第七次欧洲之旅。这种充满人情味的旅行记忆,以后只会存在于相册里。 ​新系统要求我们录指纹、拍面部照片。所有信息会被保存三年。欧盟说这样更安全,能防止非法移民。可是我们的隐私呢?这些数据真的安全吗? ​布鲁塞尔机场已经装上61个自助登记亭。第一次使用可能要排长队,官方说需要足够人手来维持秩序。以后入境不用重复采集信息,刷脸就能通过。 那个在护照上寻找印章的仪式感彻底消失了。曾经每到一个国家,我们都会期待那声清脆的盖章声——那是旅途开始的宣告,更是跨越疆界的证明。现在取而代之的,是面无表情的电子闸机。 欧盟委员会数据显示,EES系统将收录超过6000万非欧盟旅行者的生物信息。这些数据要在欧盟27国间实时共享。布鲁塞尔信誓旦旦保证系统绝对安全,可我们还记得去年某成员国海关数据库泄露的丑闻。 在法兰克福机场测试点,旅客们被迫在狭小的自助机前排队等候。有位带着两个孩子的母亲,因为孩子指纹采集不顺利,在原地折腾了半小时。这种科技便利,反而成了新的障碍。 旅行社老板李明宇翻着客户们的旧护照感慨:“这些印章就像旅行日记。去年有对老夫妇专门来找我,想补盖缺失的申根章,说这是他们金婚纪念的见证。” 数字化的浪潮不可阻挡,但处理敏感生物信息必须慎之又慎。欧盟自己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各国数据保护机构收到投诉激增35%。这让人不得不担心。 还记得在罗马机场,边检官员看到我护照上满满的印章,笑着问最喜欢哪个欧洲城市。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交流,即将被机器冰冷的“验证通过”取代。 科技本该服务人类,而不是剥夺我们的记忆与情感。当旅行变成单纯的数据流动,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印章,更是那些让旅途变得珍贵的独特体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5

猜你喜欢

世界风云

世界风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