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退出!拉脱维亚退出!爱沙尼亚退出!波兰和芬兰也退出!挨着俄罗斯的国家突然集体搞了个大动作,直接宣布要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164个缔约国形成的"无雷世界"愿景遭遇严峻挑战。 1997年签的《渥太华禁雷公约》,核心就是不让用“杀伤人员地雷”——这种地雷专门炸人,哪怕是平民路过也可能被炸伤,战后几十年还会留隐患。这些国家以前都签了字,现在突然反悔,根子全在对俄罗斯的安全焦虑上,俄乌冲突这几年更是把这种焦虑推到了顶点。 而这些国家大多是小国,比如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国土面积小得可怜,军队规模也不大,跟俄罗斯比起来军力差得老远。就拿爱沙尼亚来说,全国正规军才几千人,真要是有地面冲突,根本没法跟俄军的装甲部队抗衡。 所以,这些国家看着乌克兰在战场上靠地雷阻滞俄军进攻,心里早就有了盘算:地雷这东西便宜,随便往边境一埋,就能迟滞敌方推进,给北约援军争取时间,简直是“低成本防御神器”。可《渥太华禁雷公约》把杀伤人员地雷禁得死死的,只许用反车辆地雷,对付步兵渗透根本不够用,所以才急着要退出,好放开手脚布设各种地雷。 芬兰的情况更典型,这几年跟着欧盟制裁俄罗斯,自己经济先扛不住了,失业率飙到12.5%,创了二十年新高,跟俄罗斯1300公里的边境关了快两年,靠边境贸易吃饭的商家倒了一大批。经济越差,民众越没安全感,加上刚加入北约,总担心俄罗斯“秋后算账”。他们觉得常规武器不够用,得靠地雷这种“笨办法”守住边境。 毕竟芬兰边境线太长,派兵日夜巡逻成本太高,埋上地雷就能形成天然屏障,这种“花小钱办大事”的防御手段,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更关键的是,这些国家背后有北约撑腰,尤其是美国的态度。要知道美国自己就没加入《渥太华禁雷公约》,这些年一直在生产和储存地雷。现在北约要强化东翼防御,自然默许甚至鼓励这些“抗俄前哨”放开限制。 波兰、立陶宛这些国家心里清楚,退出公约不仅不会被北约批评,反而能拿到更多军事援助。比如波兰最近就喊着要在和白俄罗斯的边境修“隔离墙”,要是再配上地雷,等于把防线筑得更牢,还能向美国表忠心,换更多坦克和导弹过来。 他们这么做,也是在给俄罗斯施压。这几个国家紧挨着俄罗斯西部边境,芬兰更是和俄罗斯有漫长的边界线。集体退出禁雷公约,等于公开表态“我们在加紧备战”,想通过这种强硬姿态告诉俄罗斯“别轻易动心思”。尤其是波兰,历史上多次被俄罗斯和苏联影响,心里的防备从来没松过,现在借着俄乌冲突的势头强化防御,就是想把安全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 还有个说不出口的原因,这些国家跟着欧盟对俄制裁,经济上已经吃了大亏,要是再在安全上“掉链子”,政府肯定会被选民骂下台。芬兰国内已经有不少人质疑对俄政策,觉得“制裁没伤到俄罗斯,先搞垮了自己”,政府急需用“加强防御”的动作稳住民心。退出禁雷公约,既能显得政府“对安全负责”,又能转移民众对经济问题的注意力,简直是一举两得的政治操作。 至于他们的打算,可不只是埋几颗地雷那么简单。短期来看,是想快速构建“地雷防线”,比如在与俄罗斯、白俄罗斯的边境地区,还有铁路、公路这些交通要道布设地雷,形成“层层阻滞带”。波兰已经放话要采购上百万枚地雷,计划在东部边境打造“无人能过的屏障”,就是想让俄军一旦南下,第一步就陷入地雷阵。 长期来看,这是在绑紧和北约的关系。这些国家自己没实力对抗俄罗斯,只能靠北约的“集体防御”条款撑腰。退出禁雷公约、强化边境防御,等于向北约证明“我们在为集体安全出力”,能逼着北约把更多军队、武器部署到他们国土上。爱沙尼亚最近就借着退出公约的由头,要求北约把装甲旅常驻本国,说白了就是想让北约给自己“当保镖”。 不过他们也知道这么做会挨骂,毕竟地雷对平民太危险,以前就有很多国家因为地雷遗留问题死伤无数。所以这些国家嘴上都喊着“只在战时用”“会标清雷区”,可真到了紧张的时候,哪还顾得上那么多。 说到底,这些小国是被安全焦虑冲昏了头,宁可牺牲“无雷世界”的愿景,也要抱住地雷这根“救命稻草”。只是这种“以雷换安全”的做法,能不能真的换来安稳不好说,反而可能让欧洲的地缘局势更紧张,毕竟你埋地雷,对方肯定会有反制,最后只会陷入“越防越不安全”的死循环。
美参与打击俄腹地!普京将亮杀手锏,中方趁势夹击,特朗普犯大错。特朗普彻底不装了,
【4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