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船舶“入港费”正式生效即大戏开幕——百万买路线 “靠港先交500万美元,不然请掉头。”这不是海盗勒索,而是10月3日生效的美国“中国船舶入港费”。规则比深夜雷达还复杂:中国旗船50美元/净吨、中国造箱船18美元/净吨与120美元/TEU择高收取,汽车运输船再加14美元。按10万吨净吨、14000TEU的常态船算,单次过路费足够在三亚买栋海景别墅。 更魔幻的是执行。CBP全年只拿到150个招聘名额,却要审核每天几十艘船的“血统”,在线系统排队比黑五结账还长。船东只好化身会计:先估一个数,把钱扔进“盲盒”,卸完货再祈祷不被追罚。马士基为了保险,两种算法各交一遍,退款申请至今杳无音信;一家中小船东误判4000TEU门槛,离港时被追加滞纳金,直接亏掉全年利润。洛杉矶港因此到港量跌了一成,码头工人开始担心下周排班表。 在我看来,这场“迷宫”把单边主义的老毛病暴露无遗:决策拍脑袋,配套拍大腿,结果拍屁股。全球58%的新船在中国船台诞生,十大航运公司六成船舶贴着“Made in China”标签,美国船厂却只剩1%订单,连替补板凳都坐不满。成本最终顺着供应链爬进沃尔玛货架,美国零售联合会测算:海运涨10%,日用品涨5%—10%。消费者为“振兴造船”付账,而船厂烟囱依旧冷清。 市场已开始用脚投票。中远把14000TEU大船调去欧线,改用3900TEU小船跑美西;更多船东把货卸在温哥华,再用卡车长途奔袭洛杉矶,时效多三天,成本仍比“买路钱”便宜。迷宫出口不在美国,而在北美自由贸易的缝隙里。 那么问题来了:当CBP发言人被记者追问“如何界定中国运营”,只能支吾“参照301”时,下一艘被卡在迷宫口的会是谁?留言写下你押的船名,我们一起看它要不要为“看不懂”的规则再交一份天价学费。
美国对中国船舶“入港费”正式生效即大戏开幕——百万买路线 “靠港先交500万美元
婷婷亭亭玉立
2025-10-16 16:32:13
0
阅读:113
平常心
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