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又出消息了! 10 月 14 日这天,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经满 14 天了。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直接放出消息,说还要接着推进裁员计划。 这事儿早不是临时缺钱那么简单了,现在已经闹到要动美国政府的基本盘 —— 重新洗牌权力结构。 再看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医保福利、移民政策这些核心事儿上,谁都不肯让一步,美国老百姓的日子,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要说这裁人潮的由头,其实就是 9 月 30 号那天 —— 国会没把新的临时拨款法案给过了。按以前的规矩,政府一停摆,非必要部门的员工也就是没工资休假,等危机过了还能回去上班。 可这次特朗普政府干的事儿,真是以前没见过的 —— 直接启动了永久裁员的程序。 美国司法部 14 号提交的文件里写得明明白白,已经有 4108 个联邦员工收到了解雇通知。这些人分布在 7 个核心部门,像财政部、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教育部都在里头。 举个具体的例子,财政部计划裁掉 1446 人,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大概要走 1200 人,教育部更狠,直接从 4100 人的规模缩到 2500 人。 这操作彻底打破了美国政府停摆的老规矩。 过去几十年里,就算是 2018 年那次长达 35 天的停摆,联邦员工也只是没工资休假,岗位还好好留着。可这次不一样,裁员就意味着雇佣关系彻底断了,被裁的人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美国政府雇员联合会已经把白宫告了,说他们 “乱用停摆的权力”,但特朗普政府那边回话说,这是 “必要的财政改革”。 这波裁人潮的烂摊子,已经撒到全美国各个角落了。美国疾控中心(CDC)这边还出了岔子,因为系统操作失误,误裁了 1300 个员工,后来虽说让 700 人回了岗,但还有 600 人实实在在丢了工作。 这一下,疫苗研发、疫情监测这些关键活儿全停了。还有史密森学会旗下的几十家博物馆和国家动物园,也被迫关了门,华盛顿街头的游客只能对着关得严严实实的大门叹气。 航空业更是首当其冲。就因为空中交通管制人员不够用,12 号那天全美国近 8000 架次航班都延误了,还有 270 多个航班直接取消。 科研领域的损失也不小。国家卫生研究院搞的癌症研究,因为没了资金支持,面临着数据丢失的风险。美国地质调查局更直接,把地震监测和自然灾害预警的工作全停了。 表面上看,两党吵来吵去,核心是医保福利的支出问题。民主党想让《平价医疗法案》的联邦补贴再延长一段时间,还想恢复移民群体的医保资格; 共和党却咬死了要维持现在的拨款水平,坚决反对 “扩大福利”。 但往深了说,这根本是两党对美国 “国家认同” 的理解出了根本性分歧。 共和党觉得,民主党推的那些强调多样性的政策,正在削弱美国的传统价值观,而且大量移民涌进来,把社会搞得更分裂了。 更深层的矛盾,其实是特朗普政府一直想搞的 “去官僚化”。自从特朗普上台,他的团队就一直想精简联邦机构,这次停摆正好给了他们机会。 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沃特说得很明白,裁员是 “让政府回归高效的必要步骤”。这种借着危机撬动权力的玩法,正在慢慢改变华盛顿的权力格局。 停摆对美国经济的冲击,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大。财政部长贝森特 13 号也承认,这场危机已经开始影响实体经济了。 因为劳工部不发非农就业、CPI 这些关键数据,美联储直接陷入了 “数据失明” 的状态,制定货币政策的人跟在浓雾里瞎飞没两样。 高盛那边估算了一下,停摆每多持续一周,美国 GDP 就会少 70 亿美元,如果超过 30 天,损失还得翻倍。 中小企业受的影响最直接。小企业管理局(SBA)停了贷款审批,好多创业者眼看着就要资金链断裂。旅游业更是惨,国家公园一关,周边的酒店、餐馆收入直接掉了一大截。 这种改变带来的长期风险,真不能小看。联邦雇员工会已经警告了,这么裁员会让公务员队伍的士气一落千丈,年轻人可能再也不想进公共服务领域了。 更严重的是,当预算程序从管理财政的工具,变成了搞政治斗争的武器,美国原本的制度制衡,慢慢就变成了治理瘫痪。 现在想打破这个僵局,看起来是没什么希望。参议院 14 号已经第八次否决了共和党的临时拨款法案,离通过需要的 60 票还差 11 票。 虽说 10 月底的发薪日、11 月 1 号的医保开放注册日,可能会给两党带来点压力,但两边都等着对方先低头,谁也不肯先让步。 特朗普的态度成了关键。他一边放话 “可能还要裁更多人”,一边又暗示 “愿意坐下来谈”,这种忽冷忽热的立场,把市场搞得更慌了。 现在停摆已经进入第三周,美国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如果两党还把自己的政治私利放国家利益前面,这场危机很可能会成为美式民主治理失灵的标志性事件。 而最后为这一切买单的,终究是全体美国民众,还有这个国家的未来。
美方要求“休战”两天后,终于等到中方答复,一句话让白宫彻底破防川普政府提出“
【124评论】【10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