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海岛,为什么台湾缺水,海南岛淡水多到用不完?   这事儿看着奇怪,其实跟

史之春 2025-10-15 17:46:08

同样都是海岛,为什么台湾缺水,海南岛淡水多到用不完?   这事儿看着奇怪,其实跟老天爷给的 “先天条件” 和人做的 “后天规划” 都有关系,不是简单一句 “雨多雨少” 能说清的。   先说说老天爷给的底子,首当其冲的就是地形。台湾岛上有座中央山脉,跟一堵高墙似的纵贯全岛,山还特别陡,平均坡度能到 40 度,最高的玉山快 4000 米,跟海平面差得老远。这么陡的山,下雨的时候水根本存不住,落到地上顺着山坡就往海里冲,跟漏斗似的,刚下完雨河道涨水,雨一停立马就干,“雨停即旱” 是常事儿。最长的浊水溪才 186 公里,水流得又急又快,七成的雨水没等留下来就流走了。   海南岛虽然也是中间高四周低,但情况就好多了。中部的五指山、鹦哥岭海拔没那么高,坡度也缓,平均才 25 度,像个慢慢倾斜的盘子。雨水下来之后,会顺着缓坡慢慢渗透,还能形成长长的河流,比如南渡江有 333 公里,比浊水溪长了快一倍。这些河流流速慢,能顺着地势流到四周的平原,等于天然帮着把水送到人住的地方,存水的时间也长得多。   降雨的 “脾气” 也不一样。按说台湾的雨比海南还多,年平均能下 2500 毫米,比海南的 1800 毫米多出不少,台风也来得更勤,一年能有 3-4 个。可台湾的雨太 “急性子”,全扎堆在 5 到 10 月的台风季,一场台风能下几百毫米,但下得快流得更快,根本来不及存。剩下的半年旱季几乎没雨,水库里的水撑不了多久就见底了。   海南的雨虽然总量少点,但分布均匀,就算是干季也有不少降水,不会出现台湾那种 “半年涝半年旱” 的极端情况,而且雨季刚好赶上农业用水多的时候,天然就省了不少事。   光有自然条件还不够,人会不会 “存水”“用水” 更关键。海南就像个会过日子的人,早早把 “大水缸” 准备好了,这些年建了 1100 多座水库,总库容能存 77 亿立方米。最大的松涛水库一个就能存 33 亿立方米的水,雨季把水存起来,旱季再慢慢用,心里特有底。   而且海南还有天然的 “地下水库”,琼北地区比如海口、澄迈那边,地下水储量大得很,海口一天的地下水补给量就有 800 多万吨,还严格控制开采,从来不敢乱挖,怕破坏了这宝贝。   台湾的 “水缸” 就差远了,适合建大型水库的平地少,总共才不到百座水库,总库容加起来才 20 亿立方米,还不到海南的三分之一。最大的曾文水库本来能存 7 亿立方米,这些年泥沙淤积,实际能存的只剩 5.8 亿了。   更可惜的是,水管子还老漏水,每年漏掉的水就够 500 万人用一年,等于好好的水白流了。地下水资源也没管好,有些地方旱季没水就拼命抽地下水,台南平原的地下水位比 2000 年降了 12 米,地面都开始下沉了,反而更难存水。   用水的 “胃口” 和 “法子” 也差得大。台湾人口比海南多一倍,还集中了不少高耗水产业,就说台积电吧,一天就得用 10 到 15 万吨水。农业用水更是浪费,从水库到农田的路上,一半水渗漏了,四分之一蒸发了,真正用到庄稼上的才四分之一。海南就聪明多了,不搞那些费水的产业,重点发展旅游、服务业这些用水少的行当,工业用水还能重复用,利用率达到 82%。水管漏损也控制得好,比台湾低多了,老百姓用水也不浪费,自然就够用了。   生态保护也帮了大忙。海南一直护着中部的热带雨林,这些树林就像海绵,下雨的时候能留住水,慢慢往下渗,一年能涵养 20 亿立方米的水。台湾有些地方开发太厉害,山地植被被破坏了,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水库里的泥沙越积越多,蓄水能力更差了,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么一看就清楚了,台湾不是老天爷给的水少,是 “存不住、管不好、用得费”,就像手里有好食材却不会做,最后还是饿肚子。海南则是先天条件适合存水,后天又会建水库、护水源、省着用,自然淡水就显得充裕。这事儿说到底,水资源够不够用,不光看老天爷赏饭,更看自己会不会做饭,把水存好、用好,才能真正不发愁。

0 阅读:40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