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赢过半次,也敢挑党魁?”——当黄健豪把这句重话甩向郑丽文时,等于把她的政治简

栗頿聊 2025-10-15 15:49:51

“没赢过半次,也敢挑党魁?”——当黄健豪把这句重话甩向郑丽文时,等于把她的政治简历直接扔进聚光灯下解剖。面对“零胜绩、零主管经历”的辛辣标签,郑丽文14日用一篇千字文反击,把“败将”二字翻出了新释义。   台中市长卢秀燕的手下黄健豪最先开火,说郑丽文的选举履历“苍白无力”。在国民党里,一直都有个传统的衡量标准,那就是政治的价值得用胜选和公职履历来说话。这简单粗暴的结果论,一下子就成了对手攻击郑丽文的有力武器。   不光是比谁赢的多,还比道德。郝龙斌、罗智强他们强调自己参加反罢免活动都是自己掏钱,这矛头就暗暗指向了被爆料收了3000元新台币车马费的郑丽文,把事情扯到了“纯粹贡献”和“有偿服务”的对立面上,想从动机上就把郑丽文政治付出的价值给降低。   郝龙斌在台北市长任内搞的YouBike和1999热线被反复拿出来说,成了“务实可靠”的榜样。可郑丽文呢,就被赵少康、张亚中他们说成是靠“网军”来炒高自己声量的人,坐实了她“功绩不足、手段取巧”的负面形象。   不过,民调领先的郑丽文可没选择硬刚。她想出了一套很巧妙的办法,核心就是重新定义“失败”。她说,一个健康的政党,不能只有会赢的人,也得有甘愿输的人。   在那种很难赢的选区去承担败选的结果,本身就是一种很了不起的贡献。她还拿自己2012年在台中挑战绿营铁票区的事情举例,说自己虽然输了,但却帮当时竞选连任的马英九拉高了得票率。   她把自己这个“败将”的角色,重新解释成了“下一次奇袭的向导”,还说要建立一个“败战数据库”,让党员在那些难打的地方付出的努力,都能变成未来反攻的资本。   郑丽文这套把“牺牲”变得有价值的说法,再加上她深入嘉义等一些传统弱势选区的行动,正在试着唤醒那些一直被主流忽视的基层党员,挑战国民党老一套的功绩观。   其实,这场关于政治价值的辩论,背后可不光是理念的问题,还有复杂的权力斗争。就说台中市长卢秀燕吧,她一方面和另一位候选人卓伯源一起吃饭,对大家都表现得很中立;   可另一方面,她的亲信黄健豪却对郑丽文一顿猛批,还力挺郝龙斌和罗智强,这种“代理人”式的操作,让大家都看清了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的真实情况。   更有意思的是,党外力量也来搅和了。民众党中常委蔡壁如出来澄清,说郑丽文当时拿车马费是符合规定的,这一下子就帮郑丽文把最大的污点给洗清了。   没想到,国民党的内部纷争,很快就被对手民进党给利用了。民进党发言人吴峥他们抓住蓝营内部互控“网军”的事情,把话题上升到了大陆“渗透”国安的高度,让国民党这场内部的纷争,变成了对外的集体失分。   媒体人黄暐瀚说得挺对,现在国民党面临的最大问题,已经不是谁能当选主席了,而是选举结束后,那五个没选上的人该怎么团结起来。   郑丽文的“零胜选”争议,撕开的不只是她个人的履历,更是国民党内部对成功和失败、功劳和苦劳的根本分歧。党员们投出的每一票,其实不光是在选一个主席,更是在选一种衡量政治价值的标准。

0 阅读:91

猜你喜欢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