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不奇怪?一方面是月底可能有中美会晤,这应该说是个大事吧,另一方面,长假后一上班,我们就开始了一连串的反制,随后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也正式开始。理论上来说,现在应该是营造友好气氛,但现实是恰好相反。 刚过完国庆假期,中国这边刚一开工,就连出几张“硬牌”:稀土出口管制升级、高通遭反垄断调查…… 而这边厢,美国媒体还在热盼月底APEC峰会中美两国领导人能见面握手,恢复点“建设性氛围”,这戏码看着是不是有点反差?你以为是要谈恋爱,其实是准备打一架。 看起来矛盾,其实逻辑很清楚,中美这波操作,表面是“打打谈谈”,实质是各自划底线、定规矩。 节后第一枪,是资源,中国宣布限制对关键稀土金属的出口许可审批,别看这些名字冷门,但在美国军工、芯片、光电设备里,真是离了不行。 全世界都知道,美国的战斗机、导弹、F35、甚至民用卫星,87%的零部件绕不开中国稀土。 紧接着,第二枪打向的是高通,中国市场一直是高通的现金奶牛,去年高通全球三分之二的营收来自中国。 这次中国监管部门对其并购案启动反垄断调查,信号非常明确:中国不只是被动防守,也能主动出击,精准打击美国“核心资产”。 表面上看,中国是在“节后集中处理积压问题”,但真要信这话,那就是太天真。时机的选择,方式的力度,目标的精准,这哪是临时起意?分明是战略规划好的“组合拳”。 就在中国出手的同时,美国内部也没闲着,特朗普团队在10月初提出,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还考虑对所有“关键美国制造软件”断供,听起来强硬,实际是虚晃一枪。 市场反应直接给了答案:纳斯达克应声暴跌3.5%,高科技公司市值蒸发7700亿美元,美元指数也开始走软,资金流向黄金等避险资产,金价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这不是中国“打疼了”美国,而是美国“吓坏了”投资者。 更讽刺的是,美国媒体还在装作不解,“中国怎么突然翻脸”?可问题是,美国上个月才刚刚宣布扩大对AI芯片的出口管制,怎么好意思说“突然”?这不是中国翻脸,是美国先动手,中国只是开始还手。 特朗普政府的算盘打得很响,但效果越来越差,欧盟已放出风声,要等特朗普卸任后再讨论贸易协议,连传统盟友都不配合了,美国的单边主义已让“朋友圈”松动,靠威胁压人的那一套越来越不好使。 与此同时,美国内部也乱得很,有媒体披露,特朗普上台以来,已有十几位政府高官被爆在关税政策出台前偷偷卖掉股票。 这种“自己先跑”的操作,直接暴露出美国政策背后的混乱与道德风险,说白了,不只是中国看不惯美国的操作,连美国自己的系统也撑不住了。 现在的中美框架,早已不是“我们谈谈吧”的那种旧模式,中国这次反制,不是为了给谈判加码,而是明确告诉对方:你要是继续玩极限施压,那我们也不奉陪装笑脸。 从稀土到高通,从资源到技术,中国在逐步构建自己的“反制清单”,不再被动等待,而是主动设局,这种“抓大放小”的策略,说到底就是一句话:核心利益,不谈判;非核心问题,可以灵活。 美国想要中国在技术、资源、市场上全面配合,但又不断打压中国的发展空间,这种“既要又要”的逻辑,注定走不通。 中美现在的博弈,不再是你来我往的谈判桌,而是你出手我还招的实战场,谈可以,但不能幻想我们会在压力下让步。现实是,谁能掌握真正的底牌,谁就能改写规则。 这不是翻脸,是摊牌,而摊牌的前提,是你得有牌可打,中国这一次打出的,不只是底线,更是信号:我们有准备,有能力,也有耐心。至于月底的会晤,谈得来当然好,但该博弈的地方,该出手时还得出手。 风暴来临前,总有人以为是风和日丽。
奇不奇怪?一方面是月底可能有中美会晤,这应该说是个大事吧,另一方面,长假后一上班
顾议史实
2025-10-15 13:43:27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