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日本有太上皇,那便是麻生太郎。安培和岸田都是他扶上去的,石破茂稍有不听话,马

景铄看科技 2025-10-14 10:49:36

如果日本有太上皇,那便是麻生太郎。安培和岸田都是他扶上去的,石破茂稍有不听话,马上就操作让他辞职,换上了听话的高市早苗。财政大臣是他的弟弟,干事长是他的妻弟,离开了钱和权什么都干不成。所以谁当首相都无所谓,没有他点头你什么事也办不成。   麻生太郎出身政治世家,这是众所周知的。他的外祖父是前首相吉田茂,父亲是知名实业家,姐姐更是昭和天皇外孙女的岳母。   这种家族背景在日本政坛极其罕见,也为他在政界的长期存活提供了天然的护城河。   更重要的是,他是自民党内部实力最强的派阀“麻生派”的领袖之一,这个派阀在自民党内部长期维持着重要席位,不管谁当首相,都绕不开这个派系的支持。   安倍晋三的第二次执政,其实是在麻生太郎的密切支持下完成的。安倍在2012年重新上台时,麻生就担任了副首相兼财务大臣,并一直稳稳坐在这个位置上多年。   这一设定极其耐人寻味,副首相是象征性职务,但财务大臣却是实权部门。财政掌握在麻生手里,预算拨款、地方补助、金融监管全都绕不开他,这对任何一位想要推行政策的首相来说,影响力不言而喻。   安倍执政后期的“安倍经济学”,看上去是安倍的主张,实际操作层面却是财政部和日本银行联手执行的,而财政部的主事人就是麻生。   岸田文雄上台更是一个经典范例。岸田原本是“宏池会”出身,属于自民党中偏温和、重视外交的传统保守派。2021年,他成功击败河野太郎与高市早苗,荣膺自民党总裁之位并接任首相。这一成就的背后,实则是各政治派阀相互博弈、彼此妥协的结果。   当时麻生派和安倍派最终选择支持岸田,才让他在第二轮投票中胜出。换句话说,岸田是在麻生和安倍联手“点头”后,才顺利登上首相宝座的。   虽然岸田后来试图摆脱派阀影响,加强首相官邸的主导权,但财政这块硬骨头他始终啃不动,麻生太郎的位置纹丝不动,预算依旧是他说了算。   再来看石破茂的遭遇就更有意思了。石破作为自民党内少见的“异类”,多次公开挑战安倍政权,主张党内改革。   他在基层党员中拥有极高人气,但始终无法在国会议员投票中占上风。2012年、2018年两度参选总裁失败,背后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派阀的不支持。   尤其是麻生派,一直对石破持保留态度,认为他过于强调“透明”和“改革”,不利于维持党内稳定。   这种“反骨”行为在讲求派系和忠诚度的自民党中,很难得到上层的青睐。后来在2021年,石破一度表示有意再战总裁选举,但在各派系明确表态不支持后,他立刻宣布放弃参选,转而支持岸田,这种“被劝退”的意味非常明显。   而在石破退出后,原本不被看好的高市早苗突然得到了安倍和麻生的力挺,成为选战焦点人物,虽然最终没当上总裁,但其强势表现让外界看到了派阀运作的威力。   日本政坛表面是民主制度,实则背后派阀博弈才是决定性力量。麻生太郎之所以能稳坐幕后,不仅因为他资历深厚、家族背景强、经验丰富,更因为他手里握着两样关键资源:钱和人。   财政预算的发放权意味着他可以影响地方议员的支持度,而派阀成员的忠诚,确保了他在党内始终有话语权。   就算他不当首相,也能让别人听他的。谁想当首相,先得麻生点头。哪怕坐上去了,如果不听话,该换也得换。   所以,当我们观察日本的首相更迭、政策起伏时,不妨多看看背后的派阀动向,尤其是麻生太郎的态度。   无论是支持、观望还是反对,他的立场往往能决定一位首相的命运。麻生太郎不只是一个老资格政客,更像是一个制度内的定海神针。   他不上台,却永远在台上。他不发号施令,却主宰着游戏规则。他可能不会再当首相,但没人能否认,他依然是日本政坛最有分量的人之一。哪怕是岸田文雄,也得在制定预算时先问问这位太上皇愿不愿意点头。

0 阅读:1487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97

用户10xxx97

14
2025-10-14 23:57

天皇外孙女的岳母是啥

用户10xxx97 回复 用户10xxx77 10-15 07:19
果然还是小日本变态

用户10xxx77 回复 10-15 00:11
可能是王八蛋。

用户10xxx55

用户10xxx55

3
2025-10-16 05:29

麻绳太上皇

用户10xxx92

用户10xxx92

2
2025-10-15 23:49

如果真这样麻生算不算日本的天下人

猜你喜欢

景铄看科技

景铄看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