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战略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俄罗斯可能要“重新考虑方向”,这不就是变相在说“中国不够意思”吗?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所谓 “中国不够意思” 的论调,压根站不住脚。俄乌冲突以来,中国没递武器,但也没跟着西方制裁;没公开站队,但 2024 年中俄贸易额飙到 2448 亿美元,是 2020 年的两倍多,这难道是 “看热闹”? 俄专家伊万诺夫们急着喊 “换伙伴”,可先看看自己的处境。西方把俄罗斯踢出 SWIFT,能源出口暴跌,是中国接下了 30 年供气大单,每年 500 亿立方米天然气稳了能源基本盘。真要换伙伴,印度那点石油采购能顶得上?非洲的支持不过是杯水车薪。 更讽刺的是,俄罗斯副总理奥韦尔丘克刚在博鳌说 “不会牺牲对华关系换美俄缓和”,这边专家就放狠话。这种自相矛盾的表态,暴露的是焦虑,不是底气。 中国为啥死磕中立?不是不讲情面,是有底线。“不结盟、不对抗” 是写进外交纲领的原则,俄乌冲突里北约东扩、历史恩怨缠成乱麻,贸然站队只会把自己拖进泥潭。 何况中立不是不作为。中国在联合国反复推动和谈,外交部长天天呼吁停火,这比递武器更能解决问题。真要按俄专家的意思递刀,中国先得面对西方制裁,几千亿美元的出口市场怎么办? 中俄关系从来不是 “谁欠谁”。我们是战略搭档,不是雇佣军。俄罗斯要的 “哥们义气”,本质是想让中国为它的战略买单,这不符合大国相处的基本逻辑。 俄专家喊 “重新考虑方向”,可方向哪那么好换?中俄超过 95% 的贸易用本币结算,远东开发、“一带一路” 对接全在推进,这些务实合作早把两国绑在了一起。 真正的盟友不是一起点火,是帮着降温。中国的中立,既给俄罗斯留了和谈余地,也帮它守住了经济生命线。这哪是 “不够意思”,分明是最清醒的保护。 要是俄罗斯真懂 “伙伴” 二字,就该少点道德绑架。2400 亿的贸易额摆着,30 年的能源协议签着,中国的支持从不是喊口号,只是没按霸权逻辑出牌而已。
俄罗斯初心已变。说白了,起初俄罗斯要打乌克兰的原因是乌克兰想要加入北约,对俄罗斯
【153评论】【10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