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荷兰政府宣布了 10月12日,荷兰政府宣布要把闻泰旗下安世半导体的资产、知识产权啥的冻一年,这期间都不能动,安世在全球30个地方的分支也都得照做。(央视新闻) 更狠的还在后面!荷兰法院9月30日部长令后,10月7日应三位外籍高管请求裁决:暂停张学政董事职务,塞进有“决定性投票权”的独立外籍董事,闻泰99%股权被第三方托管,暂时剥夺治理权和投票权,仅留收益权。 这哪是普通的商业纠纷,分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强制股权转让”。三位外籍高管——首席法务官Ruben Lichtenberg、首席财务官Stefan Tilger和首席运营官Achim Kempe,在部长令发布第二天就联手把东家告上法庭。这套“政府下令+管理层逼宫”的组合拳,打得又准又狠。 安世半导体可不是什么普通公司,它去年贡献了闻泰科技约147亿人民币的营收,占了总收入的六分之一。全球超过2.5万个客户都在用它的车规级芯片,从新能源汽车到工业控制,它的技术渗透进无数关键领域。这样一个巨头被突然“冻结”,整个产业链都要抖三抖。 荷兰政府嘴上说着“国家安全”,手里却干着劫掠的勾当。他们不敢明说真正的理由,只好用莫须有的借口强行介入。本质上就是看你中国企业发展得太好,找个理由来摘桃子。这种行径,跟街上抢劫的唯一区别就是穿了身西装。 回顾安世半导体的历史,更让人觉得讽刺。它原本是飞利浦半导体的事业部,闻泰科技在2019年花了超过340亿人民币全资收购,让它重获新生。如今企业做大了、技术强了,有些人就眼红了,想方设法要夺回去。商业信誉在地缘政治面前,简直薄得像张纸。 这不是荷兰一家的单独行动,而是欧美联合围剿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又一枪。德国的中企半导体收购被叫停,英国否决中资芯片设计投资,现在荷兰直接上手抢。美国的《芯片与科学法案》更像指挥棒,在全球范围内重构半导体产业链。每个动作都在说同一句话:中国人的高科技,不行。 闻泰科技的声明写得明白——坚决反对商业问题政治化。可惜西方世界根本听不进去。他们一手举着“市场经济”的大旗,另一手却干着干预市场的勾当。欧盟整天把公平竞争挂在嘴边,真到了竞争不过的时候,就直接改规则、掀桌子。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明抢”模式可能会传染。今天他们能用“国家安全”抢半导体,明天就能用同样的理由抢人工智能、抢新能源、抢任何他们竞争不过的中国产业。中企在海外的资产,突然都成了人质。 表面看是股权争夺,深层却是技术争夺、产业争夺、未来争夺。安世半导体的产品全部为车规级,这在新能源汽车爆发的时代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清楚。有些人就是不愿意接受中国在高端制造业的崛起,非要使绊子、下黑手。 这场博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全球化不是请客吃饭,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别人今天能给你用,明天就能给你断供。唯有把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惊涛骇浪中站稳脚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闻泰电子 欧洲芯片公司 荷兰芯片困局 荷兰科技产业 闻国际 安意法半导体 荷兰国际专利

地平线
母公司申请国内断供荷兰稀土,看他们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