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挪威或有大麻烦了!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出炉,得主不是特朗普! (参考资料: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10-11 18:49:21

[太阳]挪威或有大麻烦了!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出炉,得主不是特朗普! (参考资料:2025-10-11 封面新闻——诺贝尔和平奖揭晓,得主不是特朗普|国际观察) 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主角似乎并不是那位最终走上台前的获奖者,10月10日,当结果揭晓,委内瑞拉的玛丽亚·科里娜·马查多摘得桂冠时,全球近百家媒体的镜头,却不约而同地聚焦于那个未能如愿的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 这根本不是一次简单的评选,而是一场赤裸裸的对决:一边是特朗普式的交易政治和媒体闪电战,另一边是诺贝尔委员会百年不变的独立传统,这出地缘政治大戏,实在太有看头。 特朗普想拿这个奖,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个愿望从他第一个任期就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他看着奥巴马在上任不到九个月就轻松获奖,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成为继罗斯福、威尔逊、卡特和奥巴马之后,第五位获此殊荣的美国总统。 为了这个目标,他和他强大的盟友们,发动了一场教科书级别的“竞选”攻势,就在奖项揭晓前的48小时,特朗普突然宣布,他已成功斡旋达成加沙地带的“20点计划”停火协议,内容包括释放全部人质和以军撤退。 这记“压哨绝杀”显然是有备而来,毕竟法国总统马克龙9月才公开喊话,说他想获奖就该去平息加沙战火。 舆论战更是铺天盖地,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7月就递交了提名信,盛赞特朗普“当之无愧”,10月9日,以色列总理办公室甚至发布了一张AI合成图,图中内塔尼亚胡正亲手为特朗普戴上奖牌。 特朗普的儿子埃里克在社交平台X上狂热呼吁支持者转发,白宫官方账号也晒出特朗普照片,冠以“和平总统”的头衔。 特朗普本人更是亲自下场,他10月8日才宣称自己解决了七场战争,还自信能搞定俄乌冲突,认为自己是历史第一人,转头又在联合国摆出高姿态,说自己根本不在乎奖项,只在乎“拯救生命”。 然而,这套在商界和政坛无往不利的“交易的艺术”,在奥斯陆撞上了一堵坚不可摧的墙,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用一套古老而坚定的程序,让特朗普所有的极限施压和公关轰炸都变成了徒劳。 最致命的一击来自时间线,委员会在10月9日明确告知全世界:最终的获奖者名单,早就在本周一,也就是特朗普宣布那份停火协议的几天前,就已经敲定了,挪威诺贝尔研究所主任更是斩钉截铁地表示,这个决定是“非政治性”且“不可谈判”的。 这堵“原则壁垒”并非孤立存在,挪威外长反复强调,诺贝尔委员会独立于政府运作,有政客甚至怀疑,特朗普那种多变又专制的行事风格,是否能理解或尊重这种独立性。 据报道,特朗普7月曾致电挪威财长,电话内容从关税问题神奇地转向了诺奖事宜,而《金融时报》更是直指他曾向挪威政府施压。 在挪威的观察家们看来,特朗普的理念和诺奖精神简直“格格不入”,奥斯陆和平研究所主任就指出,他退出国际机构、侵犯国内民主权利的行为,与诺奖的价值观背道而驰。 挪威绿党领袖承认,停火协议是好事,但那更像一笔“迟来的贡献”,根本无法抹去他多年来“助长暴力和分裂”的黑历史,所以,当一位分析师说出“如果特朗普获奖,将是史上最大的惊吓”时,几乎没人感到意外。 这场碰撞的余波,远远超出了奖项本身,整个挪威政坛都弥漫着一种紧张情绪,他们害怕这位美国总统会因失望而迁怒于挪威,政客们公开警告,挪威必须“为任何事做好准备”,分析师们则推测着可能的报复:加征关税、要求增加军费,甚至被直接宣布为“敌国”。 最终,委员会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宣言,在338组候选人中,他们跳过了搅动风云的特朗普,选择了人权斗士马查多,这个结果,与美国国内仅有22%的人认为特朗普应该获奖的CNN民调形成了有趣的呼应。 这似乎在无声地探讨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和平缔造者”? 特朗普的冲击,虽然没能买通这座“挪威堡垒”,却成功地将一个严肃的奖项变成了一场全球直播的媒体奇观,这更像是一场失败的政治“收购”,最终,诺贝尔委员会用自己的方式重申了核心价值:我们奖励的是持之以恒的原则,而不是一时一地的政治交易。

0 阅读:0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