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连出三记重拳,特朗普破防失控!叫嚣“对话结束”,威胁全面加税,但这回他可能赌过头了。 短短四十八小时内,北京接连亮出三道杀招,从稀土出口管控,到技术封锁,再到港务反制,招招指向华盛顿的命门。 彼时的特朗普,还在为“重新谈回桌子”造势,下一秒就在社交平台上暴跳如雷。“对华谈判已死”、“将对中国商品全面加征100%关税”。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接连发布第61号与第62号公告,直指全球稀土供应链的神经中枢。公告一出,全球市场霎时震荡。 新规之下,只要稀土含量超过0.1%,就必须报批;涉及军工、人工智能、芯片的应用,更是“原则不许”。 而同时,中方还宣布禁止为境外稀土项目提供任何技术转让与服务。这不再是过去那种“象征性”表态,而是从源头卡住了美国“高科技复苏”的气口。 外界一度误传中方“拉黑”十余家美企,这虽然并无确凿证据,但却侧面反映出国际舆论对中方态度的高度关注。 真正落在实处的,是对稀土产业链的“域外锁喉”,这才是第一拳的真正杀伤力。 要知道,美国军工企业如洛马、雷神,对钕铁硼磁材的依赖早已公开,而这些材料的核心稀土元素,几乎全部来自中国。没有稀土,哪来的F-35? 紧接着的第二拳,落在了技术出口上。这不是单一产品的限制,而是整个技术服务体系的全面封锁。 从勘探、提炼到冶金设备,凡涉及稀土提取的中国技术一律“不得外流”。 这意味着,即使美国或其盟友想“自力更生”,也必须面对高昂的技术门槛与漫长的产业积累周期。中方这次打的是产业节奏,封的是时间窗口。 但最令白宫坐立难安的,还是第三拳。 10月10日,中国宣布对进出港口的美国籍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按照吨位计价,2025年起每净吨收费400元人民币。 美国此前对中方船舶的歧视性收费,原以为是“单边动作”,如今却迎来对等反制。 更关键的是,这一政策的打击对象,并非军舰或特定船只,而是整个航运体系。 全球海运早已是互联互通的命脉,一旦掀起连锁反应,首先恐慌的不会是北京,而是纽约、洛杉矶、休斯敦的港口工会。 特朗普的反应来得比预期更激烈。他在Truth Social上发布长文,声称中方行为“前所未见”,是对美国的“敌对姿态”。 更罕见的是,他直接宣布:APEC期间不与中方代表接触,11月1日起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 这一表态,连共和党内部都有人皱眉。毕竟,现行关税已然高筑,再叠加一倍,直接冲击的是美国消费者的钱包。 而市场的回应,比任何国会议员都更诚实。10月10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跳水,道指狂泻878点,科技股板块蒸发近万亿美元市值。 高盛预计,仅稀土一项的成本上升,就足以让美军采购成本膨胀12%以上。F-35的稀土库存最多只能撑四个月,而替代供应链尚属空谈。 即便如此,特朗普仍在“破防”中越走越远。他指责民主党“放任中国”,又说自己“才是唯一能治住北京的人”。 但问题是,中方这次的出手,三拳连发,每一拳都踩在美国经济与安全的痛点上,没有丝毫试探的犹豫。 这与过去不同。以往中方的反制往往偏重象征意义,更多是“表态式”而非“结构式”。这一次则彻底反过来,不吵不闹,直接切断关键节点。 特朗普当然明白这一点,他的愤怒并非源自政策本身,而是来自“无法左右对手”的挫败感。 毕竟,在他的设想中,“中国会在压力下妥协”,但现在却成为了主动出招的一方。而且是连出三招,毫不手软。 更重要的是,这三项措施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与中方长期谋划的“供应链重构”战略高度契合。 中方早已开始推动稀土产业链“内循环”,提升对外议价能力。如今借美方之手“去美元化”供应链,反而顺水推舟。 一旦全球稀土流通建立起非美元结算体系,那才是真正的风暴前奏。 特朗普叫嚣“谈判结束”,但现实是,他比任何人都更需要谈判。美国通胀率已连续六个月超过5%,GDP增速降至1.9%,而中国产业链的韧性远超预期。 可以预见,接下来的几周,美国将试图通过多边施压、拉拢盟友、推动WTO仲裁等手段施压中方。 但关键在于,中方这次出手,是在“国际规则”的框架下进行的,并非逾矩而为。 稀土出口管制,列出详细标准;技术封锁,依照防扩散义务;港务收费,基于对等原则。 一切有理有据,干净利落。
10月10日晚上,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批评了中方昨天出台的稀土新政策。不仅
【171评论】【79点赞】
用户10xxx99
军事力量才是我们最大的底气,没有强硬的武力作为后盾,说啥都是假的
北山
中方不让步,就是不怕谈判破裂。所以该让步的是美国它自己
有你很幸福
美国人的话,跟放庇似的,没一句真话,跟你谈谁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