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大发了!”10月9日北京一男子开皮卡车带家人到承德游玩,路过一片葱地,得知只要2毛1斤后,就花100元买了500斤葱,走高速时,因拉有葱,免了107元的过路费,事后他以5元一捆的价格,还卖了300元,网友:太有做生意的头脑了![无辜笑] 一位北京男子带家人自驾去承德旅游,路过一片大葱地时停了车,他看到葱长得不错,青白分明、个头饱满,农户正在地头以每斤两毛钱的价格出售。 他当场花100元买下500斤大葱,装满了后备箱,这个决定看起来有些冲动,但他心里其实算过一笔账,大量装载农产品可以走高速绿色通道,能省下不少过路费。 果然在返程的高速收费站,工作人员看到车上满载的大葱,直接放行了,这一趟本来要交107元的过路费,全免了。 回到北京后,他并没有把500斤葱全留在家里,一家人平时做菜用不了那么多,放久了也会坏,他把大葱整理成小捆,拿到路边以每捆5元的价格售卖。 路人看到这些大葱品相好,价格又比超市便宜,纷纷停下来购买,没多久这些葱就卖光了,他一共收入300元,算下来这趟旅行不仅没花过路费,还倒赚了100多元。 这件事本身它其实就是一次普通的买卖,买家得到了实惠和便利,卖家解决了部分滞销压力,双方各取所需,只不过这个买家比较会算账,把几个环节都利用上了,最后还小赚一笔。 这个故事之所以能在网上传播开,可能也反映出大家对精打细算生活方式的认同,在物价不便宜的当下,能省则省,能赚则赚,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态度。 网友们议论纷纷: “这哥们儿真是个人才!既帮老乡清了库存,自己又省了钱,最后还小赚一笔,一举三得啊。” “高速绿通政策用得妙!说明人家提前做功课了,这才是聪明人。” “看着葱质量真不错,菜农太不容易了,这么好的葱才卖2毛,超市里起码两三块。” “说实话双方都不亏!菜农地头批发就是这价,真要自己拉去市场卖,运费人工都不止这个数。” “学到了!下次开皮卡回老家我也这么操作,既帮助老乡又能省过路费。” “其实最赚的是高速公司,要是人人都这么干,通行费收入得少多少。” 大家觉得这件事里谁是最受益的? 官方信源:交通运输部官网—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解读
“赚大发了!”10月9日北京一男子开皮卡车带家人到承德游玩,路过一片葱地,得知只
轩叔观察
2025-10-10 13:20: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