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途璀璨” | 何会存:循梦而行,慎终如始(原文摘录) ——地质地球研会 图片 —地质地球所优秀学生专访系列— 01 个人简介 何会存,来自地球与行星物理实验室,比较行星学课题组,导师为胡森研究员。在读期间,研究方向为月球的水和挥发分构成与演化,以第一作者发表Nature Geoscience论文一篇,共同一作发表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论文一篇,参与导师的研究工作并作为第二作者在Nature上发表论文一篇。在学期间先后获得国科大三好学生、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国科大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图片 何会存博士毕业答辩现场 02 我的故事 兴趣和热爱是最好的开始 本科阶段,我的专业是资源勘查工程,可以说和行星科学基本不搭边儿。2018年,我第一次来到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参加暑期夏令营,林杨挺老师的一场关于比较行星学的报告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不禁感慨原来地质学的研究可以如此丰富和有趣,就连行星宇宙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小时的向往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在这一刻重合了!就此坚定地踏上了比较行星学的研究道路。 研究生阶段,我幸运地赶上了“嫦娥五号”返回样品的研究工作,该工作主要通过纳米离子探针分析技术对样品中的水含量和氢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事实上,为了保证最终样品分析过程中不掉链子,早在样品分发之前的几个月时间里,就持续地进行着预实验,日复一日反复分析标样。那时候的我,虽然不知道后来如何,但作为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参与到“嫦娥五号”月壤的研究之中,便充满了光荣感和使命感!在大约三个月的时间里,沉浸式地泡在实验室里,从最初在导师和实验室老师们的指导下亦步亦趋地完成实验步骤,到后来可以独当一面、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加深对实验和仪器的理解和认识,也为后期取得的新奇发现打下基础。 图片 实验室日常 大胆假设还需小心求证 2021年冬季的一天,在对月壤中的玻璃珠进行水含量分析时,我们发现在很多圆圆的玻璃珠的边缘区域,氢的二次离子信号异常高,这种现象立刻引起了我和老师的警觉。氢的信号即代表水含量,理论上来说,月壤很干燥,其中的水含量应该是极低的。我们想,难道这些分布在玻璃珠边部的水是样品在地球环境中放置,或是样品制备过程中引起的地球水进入了样品内部?如果是这个原因,这对地外样品的水含量分析是致命的!好在氢同位素组成可以作为水来源的示踪剂,我们立刻对这部分水的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发现玻璃珠中的水,其氢同位素组成极端贫氘,这样的构成显著区别于地球水,而是完全指向了太阳风成因!也就是说这部分水是玻璃珠在月表这种无全球性磁场的环境下获得的来自太阳风成分的水,并非地球水污染。 前人的研究中发现月壤深处可能存在含水层,驱动着整个月球的水循环,但这个水储层是什么,水从哪里来却知之甚少。玻璃珠中水含量可观,且玻璃珠在月壤中的比例也较为丰富,不禁想到玻璃珠莫非就是我们一直寻找的月表储水物?大胆假设还需小心求证,紧接着对月壤中的玻璃珠进行了一系列的精细实验,确定了水在玻璃珠中的存在形式,玻璃珠内部水含量呈现出清晰明确的边部高中间低的分布规律,这样完美的扩散剖面让老师都觉得“不可思议”,论文最终发表于Nature Geoscience,这一成果也为月表水循环的关键环节提供了有力支撑。 结语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宇宙的浩瀚如同一首诗,诉说着无尽的浪漫与神秘,星辰的闪光、天体的运转,都在这无垠的黑暗中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卷。我会坚持一丝不苟、勤能补拙,不抛弃、不放弃,在科研道路上做一颗无可取代的“螺丝钉”,为我国行星科学的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 供稿丨何会存 编辑丨陈家坤 审核丨田子龙
爱因斯坦说:我曾经以为,如果我能问上帝一个问题,我会问宇宙是如何开始的。因为我一
【41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