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次给美国挖的坑太大了,搞不好要把美国威慑的根基挖掉最近,中国在联合国强硬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0-09 23:07:03

中国这次给美国挖的坑太大了,搞不好要把美国威慑的根基挖掉 最近,中国在联合国强硬表态:要求美国撤回境外核武器,否则核裁军无从谈起。美国在境外藏核武器这事儿早不是秘密,但具体盘根错节的程度可能比多数人想的更夸张。 美国在境外部署核武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冷战初期。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为了加强北约的防御能力,将核弹头运往欧洲多个国家。这些武器主要为B61系列战术核炸弹,总数一度高达数千枚,如今虽减少到约100枚左右,但仍分布在5个国家6个空军基地。 其中包括德国的比歇尔基地、荷兰的沃尔克尔基地、比利时的克莱内布罗格尔基地、意大利的阿维亚诺和盖迪基地,以及土耳其的因吉尔利克基地。这些基地由美国控制,但涉及核共享机制,让盟国飞行员接受相关训练。这种安排表面上是为了集体安全,实际加深了美国对盟友的战略绑定。国际社会通过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试图限制此类行为,该条约强调核武器控制权不得转移。 然而,美国坚持称其部署不违反条约核心,因为武器最终由美方决定使用。这种解释引发长期争议,许多国家认为它破坏了全球核平衡。进入21世纪,美国继续升级这些核弹到B61-12型号,提高了精度和可调节威力,同时在2025年恢复在英国的拉肯希思基地部署,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盟国内部对此意见不一,一些政界和民众质疑这些武器的必要性,因为它们让本地更容易成为冲突目标。 中国在联合国对美国核政策的表态并非突发事件。2025年9月26日,在纪念国际彻底消除核武器日的联大高级别会议上,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大使明确提出要求:美国必须放弃开发全球导弹防御系统,撤走在亚洲部署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并摒弃核共享与延伸威慑安排,撤回所有境外核武器。没有这些前提,核裁军谈判就无法进行。 这种立场基于中国一贯的自卫防御核战略,中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将核力量维持在最低水平,不参与军备竞赛。耿爽的发言直接针对美国在欧洲和亚洲的核布局,指出这些部署违背不扩散原则。美国在欧洲的核弹约有100枚,存储在上述6个基地,这些武器虽名义上用于威慑俄罗斯,但实际军事价值有限,因为现代防空系统让投掷方式难以实施。 土耳其因吉尔利克基地的50枚核弹尤其敏感,2016年政变时基地电力中断,距离叙利亚边境仅110公里左右,增加了不稳定因素。中国此番表态戳中了美国核双重标准的痛点,一边宣扬核不扩散,一边在非核国开展核训练和部署,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长期批评这种做法违反条约关于控制权唯一的规定。 美国境外核部署的复杂性体现在盟友关系上。这些核弹让欧洲国家承担额外风险,成为潜在打击目标。德国民调显示,59%的民众支持撤走美军核弹,社民党领导人多次在议会呼吁移除这些冷战遗留物。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表示,愿意用法国核力量保护欧盟,间接支持德国立场。波兰曾考虑接收部分核弹,但俄罗斯警告这将引发新导弹危机,波兰随后放弃计划。 这种人心浮动削弱了美国延伸威慑的可靠性,本来旨在保障盟友安全的承诺,现在反成空谈。战略成本方面,美国维持这些核弹每年支出高达数百亿美元,包括B61系列延寿项目的80亿美元。美军前官员指出,这些炸弹军事用途近乎零,没有融入现代战争计划,只能作为政治象征。中国的要求迫使美国面对两难:撤回等于承认威慑失效,不撤则继续背负核扩散指责,并承受国际压力。全球多数国家对美国的核政策不满,美英澳核潜艇合作已引发众怒,现在境外部署问题被放大,批评声浪加大。 核裁军进程因美国境外部署而受阻。中国强调,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是人类共同利益,但前提是核大国履行义务。美国作为拥有最多核弹头的国家,应率先削减。美国近年升级三位一体核力量,推进核武库现代化,总投资达数千亿美元,这与核裁军目标背道而驰。 中国在联合国的表态获得支持,许多发展中国家认同这种观点,认为核共享机制破坏条约精神。欧洲基地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暴露问题,比歇尔基地存储约20枚核弹,沃尔克尔和克莱内布罗格尔各15枚左右,阿维亚诺和盖迪合计40枚,因吉尔利克最多达50枚。这些数字虽非公开,但基于可靠评估。 美国辩称部署增强联盟凝聚力,但实际让盟友陷入被动。俄罗斯对北约核力量的回应加剧紧张,双方军备竞赛风险上升。中国推动的对话旨在打破僵局,呼吁美俄等国率先行动,为多边核裁军铺路。这种策略站在法理高地,避免了直接对抗,却有效动摇了美国全球威慑基础。

0 阅读:0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