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军统女特务冒死救下一名地下党,11年后,女特务被我党抓获,女特务提出:“找到当年的地下党替我证明”。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这句话从王化琴嘴里说出时,审讯室里的人都愣住了,办案人员面面相觑,气氛短暂凝滞。 有人放下笔,有人抬起头望着她,似乎不敢相信一个军统出身的女人,会在这样的关头提起一个共产党人的名字。 当时的王化琴脸上没有血色,她已在牢中被关了数月,身上带着伤,几次昏迷。她说话声音微弱,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笃定。 那是1951年,全国镇反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许多有国民党特务背景的人被清查出来。王化琴因曾在军统担任邮电检查所所长,被列为反革命分子判处死刑。 就在押赴刑场执行枪决的前一刻,她说出了康乃尔的名字。这个举动让她暂时保住了性命,也引出了一段跨越十一年的生死恩情。 王化琴出生于1914年四川昭化一个大地主家庭,父亲王连山是当地有名的富商。 她自幼聪颖过人,五岁读私塾,七岁能写诗,后来考入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又先后在法国教会学校学习和日本早稻田大学、东京帝国大学留学,精通英、法、日、俄四国语言。 留学期间,日本的高速发展让王化琴深感震撼,而祖国的积贫积弱则让她痛心。抗日战争爆发后,她毅然回国,想用自己所学报效国家。 她最初在成都公民训练班工作,后来在康乃尔等进步青年的影响下,甚至秘密前往延安抗大学习。但在战乱中,她与组织失散,阴差阳错之下,被招入国民党军统局。 在军统里,王化琴凭借语言优势从事密码破译工作。虽然身在国民党阵营,她内心始终怀有爱国救民的初心,这为她后来的冒险行动埋下了伏笔。 1940年那天,王化琴在军统值班时破译了一份密电,得知国民党特务即将在重庆一家茶馆逮捕中共地下党员康乃尔。 康乃尔是王化琴的青梅竹马,两家是世交,王化琴的父亲不仅与康乃尔的父亲结拜为兄弟,还承担了康乃尔从初中到大学的全部费用。两人从小一起读书,先后在上海、日本求学,感情深厚。 军统局有严格规定,行动期间不准外出。眼看开会时间临近,王化琴急中生智,咬破自己的舌头,假装吐血生病,被送往医院治疗。在医院,她借机摆脱随行人员,乘滑竿飞奔到茶馆。 到了茶馆二楼,她看见康乃尔正在打牌,便走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说:你起来,让我来打。同时递了一个眼神。康乃尔立刻会意,迅速从后门离开。一分钟后,国民党侦缉大队扑了个空。 这次冒险相救让王化琴付出了代价。军统局对她产生怀疑,将她关禁闭六个多月。但她从未后悔,因为她知道,自己救下的不仅是一位朋友,更是一位重要的革命者。 十一年后,命运发生了惊人的轮回。1951年,王化琴因曾经的军统身份被判处死刑。关键时刻,她想起了当年自己救过的康乃尔,此时康乃尔已担任青年团西南工委副书记。 康乃尔得知情况后,立即写信给当地政府证明王化琴当年的营救行动。正是这封信,让王化琴从刑场上被救了回来,改判三年管制。 活下来的王化琴开始了新生活,她在宝轮中学担任外语教师,培养了许多学生。晚年即使身患食道癌,她依然乐观面对。 1982年,她的冤屈得到彻底昭雪,组织上为她颁发了纠错文件。1985年,王化琴安详离世,享年71岁。 王化琴和康乃尔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在历史的大潮中,个人的命运常常充满意想不到的转折。 一个军统女特务,一个共产党地下党员,两个看似对立的人,却因为信义和感恩,跨越了政治立场的鸿沟。 当年王化琴冒险救康乃尔时,不会想到这个举动会在十一年后救自己的命;而康乃尔毅然为王化琴作证时,也完成了人性中最朴素的知恩图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有些东西是永恒的一良知、勇气和感恩,这些品质永远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而这些选择最终定义了我们是怎样的人。 信息来源: 人民网《冒死营救秘密共产党人的军统女特工》
1940年,军统女特务冒死救下一名地下党,11年后,女特务被我党抓获,女特务提出
玉尘飞啊
2025-10-08 12:43: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