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中国要立强国之威,必须要对外打一仗的话,打谁?这么说吧,不打印度和朝鲜,要打

史鉴奇谈 2025-10-06 19:02:05

假如中国要立强国之威,必须要对外打一仗的话,打谁?这么说吧,不打印度和朝鲜,要打就直接打趴老美,才算真正立威!   真要较真“打老美立威”,先得算笔账。中美都是核大国,美国至今没放弃“极端情形下首先用核”的政策,中国则始终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这绝不意味着中国没底牌,中国的核力量早就是维护战略稳定的基石,弹头和运载工具分开存放的管理模式,本身就透着“不惹事但绝不怕事”的底气。   光核力量这块就没得打,真动起手来哪有什么“打趴”的说法,只会是两败俱伤的烂摊子。美国在亚太摆的那些航母、军事基地看着唬人,但中国这些年建的常规战略威慑力量早把账算明白了。信息化战场有太多关键节点,那些看似严密的防御体系,真碰到针对性的精准打击,分分钟可能陷入体系性失能。   再说了,立威不一定非得动枪动炮。美国这些年在全球搞制裁、搞霸权,结果呢?中东局势失控,盟友离心离德,自己的信誉碎了一地。中国靠什么立威?靠的是疫情时给全球送疫苗,靠的是“一带一路”修的桥和路,靠的是在俄乌冲突里劝和促谈的担当。这些事比打一场仗管用多了,也扎实多了。   党的二十大报告早明确了,中国要打造的是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这体系不是为了主动开打,而是为了避免战争,是为了应对霸权的威压。说白了,就是让那些想搞事的对手掂量掂量,别真以为能靠武力讹诈中国。   美国这些年总想着用“以台制华”卡中国脖子,还动不动派舰机闯南海。中国的回应从来不是喊打喊杀,而是用常态化巡航、用航母编队的远海训练、用不断完善的区域拒止能力说话。山东舰在西太平洋的演练,东风系列导弹的精准打击能力,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威慑,比真打一仗更有分量。   而且中国的战略威慑从来不是单一维度。传统核力量打底,新兴领域的常规力量跟上,太空、网络这些新战场的能力也在补短板。这种多元化的体系,比“打赢某一场仗”的思路高级多了,它能确保在任何领域的对抗中,中国都有足够的弹性和选项。   看看历史就明白,靠战争立威的都长不了。当年的德国、日本够能打吧,最后还不是输得一塌糊涂。美国打赢了冷战,可这些年靠武力维系霸权,国力早就被拖得够呛。中国走的是另一条路,用战略威慑止战,用发展成果服人。   现在全球经济都绑在一块,中美之间的贸易额一年几千亿美元。真打起来,美国的农民得哭,中国的制造业也得受影响,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根本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中国的威慑力量,恰恰是为了守护这份发展大局。   那些觉得“打老美才能立威”的想法,其实是没看懂现代大国博弈的逻辑。现在的立威,是你能顶住压力不弯腰,是你能护着自己的子民不受欺负,是你能在国际上替弱小说话。中国在南海顶住美国的施压,在经贸战里不卑不亢,在科技封锁下自己搞出芯片、大飞机,这些才是真真切切的立威。   中国打造战略威慑体系,还有个更深的用意,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得有能力对抗霸权,不然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谁来护?这种“以威慑求和平”的路子,远比“以战争求立威”更有格局。   所以压根不存在“打谁立威”的问题。中国的目标从来不是靠打仗证明自己,而是靠足够强的威慑力让别人不敢来犯,靠实实在在的发展让世界信服。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慧,才是真正的强国境界。   信源:《人民日报》

0 阅读:64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