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突然宣布了! 自2025年10月14日起,将对东方大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以及所有外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征收额外费用。 如果消息属实,美国这次怕是要打脸自己了,一次又一次失去理性的竞争,终将让美国自食恶果。 其实美国加征费用的算盘打得并不精明,因为航运市场当下的处境已经够艰难了。 您知道吗,每年 9 月本该是航运业的传统旺季,各个商家都会为圣诞、黑五这些消费高峰提前备货,运费通常会跟着需求涨起来,可今年 9 月的美线航运市场却冷清得反常。 宁波航运交易所 9 月 27 日发布的指数显示,美西航线运价指数跌到了 868.22 点,比前一周下滑了 8.11%;美东航线也跌了 4.99%,跌到 834.04 点。 更夸张的是,上海到洛杉矶的航线报价才 1220 美元 / 40 尺货柜,这价格比两周前跌了 30% 还多,已经跌破了很多船公司的成本线 —— 要知道,这些船公司跑美西航线的盈亏平衡点普遍在 1500 到 2000 美元之间,现在这价格等于跑一趟亏一趟。 马士基这样的大公司都扛不住了,9 月 10 日直接宣布旗下美西航线 TP9 在节前最后一班船后,2025 年剩下的时间都暂停运营,这就能看出市场有多差了。 偏偏在这时候加征费用,美国根本没考虑自己有多依赖外国船舶,尤其是东方大国建造的船舶。2024 年的数据显示,东方大国的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都占了全球一半以上,其中新接订单量更是高达 74.1%,全球七成的船都是东方大国造的。 就说汽车运输船吧,这几年全球八成以上的新订单都被中国船厂拿下了,2023 年一年中国船厂就接了 71 艘,占全球 83.5% 的份额,美国自己根本造不出来这么多。 美国的造船业早就没落了,现在全球份额才 1%,主要就造点军用船,民用船每年才造 5 艘,而东方大国几年就能造 1700 艘远洋船,美国海军情报部门都算过,中国的造船能力是美国的 232 倍。 更别说价格了,美国造船厂造一艘 MR 型成品油轮要 1.25 亿美元,东方大国造同款船才 3650 万美元,差了快 1 亿美元,这性价比谁能比? 因为美国自己造不出足够的船,加征的费用最后肯定会转嫁到美国企业和消费者身上。全球最大的航运公司马士基已经警告了,这政策会让美国出口商品的成本激增 35%。 美国的农民最倒霉,他们种的大豆、玉米大多要靠船运到国外,运费涨了,这些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就卖不动,农民的收入肯定受影响。 普通老百姓也躲不开,世界航运理事会算过,美国消费者每年可能要多花 300 亿美元,相当于每个人要多交一笔 “运费税”,买进口的衣服、家电都会更贵。 虽然现在马士基、MSC 这些公司说暂时自己消化成本,不加收附加费,但他们不可能一直亏下去,过不了多久这些成本还是会变成商品涨价,最后落到消费者头上。 美国想靠这招扶持自己的造船业,可这根本是做梦,因为他们早就吃过贸易保护的亏了。 1920 年美国就通过了《琼斯法案》,要求国内航行的船必须美国造、美国船员,结果呢?美国造船成本越来越高,现在造大型货船的成本比国际市场价高 300%,根本没有竞争力。 而且美国造船的配套设备也不行,国产化率才 41%,像船用曲轴这种关键设备完全要进口,就算想扩产也没零件,怎么跟东方大国比?东方大国的中低端船型国产化率都超过九成,有的甚至 100%,产业链特别完整。 所以说,美国这政策根本不是什么 “保护安全”,就是纯粹的贸易保护主义,想靠排挤别人来给自己铺路,可这条路根本走不通。当年《琼斯法案》没能救美国造船业,现在加征费用只会让自己的企业更难、消费者更苦。 现在航运市场已经这么差了,美国还要雪上加霜,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大家觉得这 300 亿美元的额外负担最后会落到谁的头上?美国的造船业真能靠这种办法振兴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美国突然宣布了! 自2025年10月14日起,将对东方大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05 23:21:47
0
阅读: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