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口子住旅店,第二天算账时老板多收了50块钱,男人问:50块是什么钱呢?老板说:水果钱。男人说:我们没吃水果啊!老板说:水果放那了,你吃不吃都得收钱。两口子很生气,可讲也讲不通。 那旅店在乡下国道旁,是栋两层的红砖房,院坝里晒着金黄的玉米,门口挂着块褪色的“迎客旅店”木牌。男人叫阿哲,媳妇晓雨刚结婚半年,这次是去晓雨外婆家送节礼,路过时天快黑了,才临时决定住这儿。昨晚入住时,老板是个扎着蓝布围裙的大婶,嗓门亮堂:“二楼单间120一晚,床单被罩都是新换的,屋里有热水,没别的花销!” 可今早结账时,大婶把账本推到阿哲面前,红笔写的“房费120”下面,多了一行“水果费50”,合计170。阿哲指着那行字愣了:“大婶,我们没吃水果啊!”晓雨也跟着点头,她昨晚睡前确实看见床头柜上放着个搪瓷盘,里面有三个梨、两个橘子,可她对梨过敏,阿哲又嫌橘子酸,两人连盘子都没碰过,今早收拾行李时,水果还安安稳稳摆在那儿。 “放那儿就是给客人准备的!”大婶叉着腰,围裙上的面粉簌簌往下掉,“不管你们吃没吃,这钱都得给——我这梨是自家树上摘的,橘子是镇上买的好品种,哪能白放?”晓雨急得攥紧了背包带,背包上挂着的外婆给的布老虎晃来晃去:“可您昨晚没说有水果费啊!要是早知道,我们肯定不会要这水果。” 正吵着,院坝里走进来个扛着锄头的老农,是昨晚住隔壁的张大爷。他听见动静,凑过来看了眼账本,笑着对大婶说:“王婶,你这老毛病又犯了?上次我来住,你不也收了我20块‘开水费’,说我用了电水壶?后来我跟你说要去镇上问问,你不就把钱退我了?” 张大爷的话让阿哲冷静下来。他突然想起昨晚入住时,怕房间有问题,特意拍了段视频——视频里不仅有干净的床单、摆着水果的床头柜,还有他问王婶“有没有其他额外收费”时,王婶摆手说“没有,就120一晚”的片段。阿哲赶紧掏出手机,把视频找出来给王婶看:“大婶,您看,您昨晚确实说没别的花销,而且这水果盘旁边,也没贴任何‘收费’的字。我们不是要为难您,就是觉得这钱收得不合理——做生意得讲诚信,要是客人都被这么多收钱,以后谁还来您这儿住啊?” 王婶盯着手机屏幕,脸慢慢红了,手指无意识地搓着围裙角。她沉默了几秒,突然拿起账本,用红笔把“水果费50”划得干干净净,重新算成120:“算我没提前说清楚,这50块不收了。”说完,她还转身进了屋,拎出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几个新鲜的梨:“姑娘,这梨你带路上吃,算我赔个不是——别跟我计较了。” 晓雨接过布袋子,梨的清香飘进鼻子,她笑着说:“谢谢大婶,我们不是计较,就是想把事儿说清楚。”走出旅店时,张大爷还在后面喊:“小伙子,以后住店记得多问两句,最好拍点视频留证据,免得吃亏!” 后来阿哲跟朋友聊起这事,总说:“幸好当时没跟王婶硬吵,也幸好拍了视频。”其实遇到不合理的事,比起冲动争执,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更管用;而且出门在外,多留个心眼——比如问清收费项目、拍点房间视频、保留好单据,既能避免麻烦,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你们出门住店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隐性收费”?当时是怎么解决的呢?
有两口子住旅店,第二天算账时老板多收了50块钱,男人问:50块是什么钱呢?老板说
用眼看世界
2025-10-04 17:19:27
0
阅读: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