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总统说的没错,如果任由犹太人屠杀巴勒斯坦老百姓,而联合国对此无动于衷默不作声没有作为的话,世界各国还需要联合国有什么用?联合国的成立不就是因为世界多个国家打败了纳粹主义及日本军国主义后而建立起来的吗? 信源:京报网——埃尔多安:以色列在加沙实施“彻头彻尾的种族灭绝” 土耳其总统的质问,像一把利刃刺破了联合国在巴以问题上的虚伪面纱 这个从反法西斯战争废墟中崛起、以“避免后世再遭战祸”为初心的国际组织,如今却在加沙持续的炮火中,沦为沉默的旁观者。 这份沉默背后,是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土地上不断上演的暴行,是千万平民挣扎在生死边缘的绝境,更是美国霸权对多边机制的公然践踏。 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迫害,早已突破人道主义的底线,从无差别的轰炸到全方位的资源封锁,织就了一张针对平民的死亡之网。 2023 年 10 月冲突升级至今,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 6.5 万人丧生,其中近半数是手无寸铁的儿童与妇女。 加沙城的舒贾耶亚街区曾在短短 24 小时内,被 100 多枚炮弹轮番轰击,医院的急救声、学校的哭喊声与爆炸声交织 除了直接的杀戮,以色列还实施着“扼杀生存权”的阴狠策略:全面封锁加沙的水、电、燃料供应,让当地 90% 的居民喝不上安全的饮用水,50% 的人口面临急性粮食短缺。 在约旦河西岸,以色列定居者在军警的掩护下,频繁强占巴勒斯坦人的土地,这种靠定居点扩张蚕食领土的行径,被联合国人权专家痛斥为 “渐进式种族灭绝”。 巴勒斯坦平民的生活,早已坠入人间炼狱,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成了奢望。 在加沙,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挤着超过 5000 名难民,简陋的帐篷成了多数人的 “家”,雨季来临时,积水漫过床垫,人们只能蜷缩在湿冷的角落; 寒冬时节,缺乏取暖物资,只能靠燃烧塑料勉强御寒。医疗系统早已全面崩溃,仅剩不到 20% 的医院能勉强运转,药品和手术器械告急。 面对这样的惨状,联合国并非毫无行动,却始终困在决议 “落地即死” 的怪圈里。 自 1967 年以来,联合国安理会与大会已通过 40 多项关于巴以问题的决议,可这些决议大多成了一纸空文。 2016 年的第 2334 号决议,强调定居点活动 “不具备法律效力”,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抵制。 但以色列对此置若罔闻,不仅没有撤出任何占领土地,反而让定居点人口从 1979 年的不足 1 万人,飙升到如今的 70 余万人; 即便在 2023 年冲突升级后,联合国大会通过 “要求立即停火” 的决议,也因缺乏强制力,挡不住以色列持续的轰炸。 联合国的努力屡屡碰壁,根源全在美国的全方位阻挠。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国已六次在安理会否决涉加沙停火的决议草案。 更讽刺的是,美国一边阻挠停火,一边源源不断地向以色列输送武器,2023 年 10 月至 2025 年 9 月,累计提供超过 100 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在联合国大会上,美国同样我行我素:2025 年 9 月,联大决定召开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高级别会议,美国不仅拒绝参会,还吊销了部分巴勒斯坦官员的签证。 这样的局面,彻底暴露了联合国机制的深层缺陷。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让个别国家能凭一己之力对抗国际社会的共识,使安理会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的核心责任形同虚设。 其次是 “实力不对等” 带来的执行困境,联合国没有独立的军事力量,决议的执行高度依赖大国的配合,可美国长期奉行 “本国优先”,让多边机制沦为霸权的工具。 再者是 “代表性失衡” 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占全球人口的 80% 以上,在联合国的决策体系中却话语权微弱,根本无法制衡美西方的强权行径。 美国的霸权阻挠,虽暂时延缓了正义的到来,却无法逆转历史的潮流。2025 年 9 月以来,英国、法国、加拿大等美国的传统盟友,先后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这恰恰证明,多边主义仍是人心所向,联合国作为多边合作的核心平台,它的改革与重生,不仅关乎巴以人民的命运,更决定着人类能否守住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
又一次,中国做了日本最不想看到的事!日本官方又急又恼:这次不承认“日本专属经济
【20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