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印发起组建G10?中方智库当着全球喊出一句话,西方7国全都安静了 中俄印要搞个G10,这事听着有点新鲜,但仔细琢磨其实是国际江湖里的必然。毕竟现在的G7和G20,一个是西方小圈子的“老友记”,另一个是被西方攥着方向盘的“大杂烩”,早就跟不上世界的新节奏了。就像一群人坐在一起打牌,原本庄家是西方,但他们总出老千,其他玩家当然要掀桌子另开一局。 先说说G7这老几位。当年他们GDP占全球66%,说话比联合国秘书长都好使。可现在呢?2013年就跌到47%,到2025年估计连四成都保不住。金砖国家一扩容,人口占全球近半,经济总量按购买力平价算已经超过G7,连原油出口都占全球36%。 这就好比以前班里学霸总说“听我的没错”,结果自己成绩越来越差,还不让别人讨论答案,谁受得了?更绝的是,G7内部也开始闹分家。特朗普当美国总统那会,说退群就退群,巴黎协定说撕就撕,把其他六国气得直跺脚。现在拜登虽然想缓和,但欧洲小弟们心里都明白:跟着美国混,汤都喝不上热乎的。 再看G20,表面上是“全球治理高配版”,实际上还是西方说了算。比如2009年G20峰会说要改革IMF,让发展中国家多点话语权,结果拖了十几年,份额调整连5%都没到。2015年安塔利亚峰会承诺削减化石燃料补贴,最后只有33%的国家做到,西方自己都带头违约。 最讽刺的是,G20每次开会都像“大型表演现场”,领导人合影拍得挺热闹,会后该干啥干啥。2024年俄乌冲突期间,G20联合声明改了八稿才勉强通过,西方想塞私货,中俄直接拍桌子,最后只能用“呼吁对话”这种不痛不痒的措辞。这种效率,跟菜市场讨价还价差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中俄印牵头搞G10,就像在沙漠里找到了绿洲。先说经济基础,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俄罗斯能源多到能“开加油站”,印度人口马上超中国,三国加起来GDP占全球近30%。更关键的是,他们手里都有“硬通货”。中国有全球140多个国家参与的“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跑了10万多列,把欧洲的奶粉、东南亚的水果都拉成了“中国速度”。 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连德国都得偷偷买。印度虽然工业差点,但软件外包和医药产业让西方又爱又恨。这三个国家往一起一站,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少林、武当、丐帮”,各有绝学,谁也不敢小觑。 再看看全球南方国家的态度。现在亚非拉国家都明白一个道理:跟着西方混,不是被割韭菜就是当炮灰。比如斯里兰卡经济危机时,西方债主逼着他们卖港口、卖电厂,中国却帮他们建科伦坡港口城,还搞了个15亿美元的货币互换。非洲国家更直接,2025年中非合作论坛上,120多个国家齐刷刷支持中国的全球发展倡议,把美国晾在一边。这种场景,就像当年万隆会议重现江湖。 有人可能会问,中俄印之间难道没有矛盾?当然有!中印边境时不时闹点小摩擦,俄罗斯还担心中国在中亚抢生意。但在组建G10这件事上,他们比谁都清楚:只有抱团才能取暖。就像三国时期,蜀吴天天掐架,但曹操一来,立马联手抗曹。现在的“曹操”就是美国的单边主义。美国不仅在贸易上搞“小院高墙”,还在科技、金融领域搞封锁,连俄罗斯的猫都要制裁,这谁能忍? 从具体操作来看,G10的框架其实已经成型。金砖国家扩容后,沙特、伊朗、埃及这些“全球南方扛把子”都加入了,再加上东南亚、拉美几个大国,正好凑够10个。他们可以学G7搞领导人峰会,但讨论的议题肯定不一样。 G7开会聊的是怎么制裁俄罗斯、怎么打压中国5G,G10可能会聊本币结算、气候融资、数字治理这些干货。比如亚投行成立十年,已经批了600多亿美元项目,带动2000亿私人资本,光跨境互联互通项目就占33%,提前五年完成目标。这种效率,世界银行和IMF拍马都赶不上。 最让西方害怕的,是G10可能会重塑国际规则。现在全球贸易结算80%用美元,G10要是搞个“新支付体系”,比如人民币、卢布、卢比联合结算,美国的金融霸权就会被釜底抽薪。更绝的是,G10国家手里攥着全球70%的稀土、60%的锂矿,这些都是高科技产业的“粮食”。西方想造新能源车、芯片,就得看G10脸色。这就好比以前地主家垄断了粮仓,现在农民自己开了个合作社,地主再想涨价,门都没有。 当然,G10要真正成事,还得解决几个难题。首先是内部协调。中俄印都想当“带头大哥”,谁来当轮值主席?议题怎么定?这就需要大智慧。
看到一个分析说,一场俄乌冲突,彻底解决了中国崛起的最后一个障碍……!具体怎么回事
【3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