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美国最后的霸权亮剑 2025年9月30日前后,市场传出消息称——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已要求国内买家暂停采购以美元计价的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铁矿石,甚至包括已在途船货。意思就是说,海上正在运过来的铁矿石如果用美元计价,中国就不要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程咬金”。这家2022年7月在雄安成立的央企,从诞生起就带着明确的使命——打破全球矿产贸易里的“霸权枷锁”。成立前,国内钢企采购铁矿石简直是“散沙一片”,你买你的我买我的,国际矿企随便抬价都能赚得盆满钵满。2021年那波矿价疯涨,必和必拓单靠铁矿石业务就赚了173亿美元,中国钢企却得拿着真金白银买单,全年多掏的成本能堆出好几家大型工厂。 这步棋看着猛,其实早有铺垫。集团成立三年间没少下功夫,一边把国内钢企的采购需求拧成一股绳,一边悄悄布局海外权益矿。跟巴西淡水河谷的长期协议签了,几内亚西芒杜铁矿的合作也敲定了,那可是能年产1.2亿吨优质矿的宝地,2026年就能投产。到2025年,中国铁矿石进口来源的多元化比例已经提到了65%以上,澳大利亚矿的“独家话语权”早没了当年的底气。 更关键的是,人民币结算早不是纸上谈兵。必和必拓自己都在华启用了人民币现货贸易,巴西铁矿、俄罗斯煤炭也早用人民币结账了。2024年光主要大宗商品的人民币跨境结算金额就有1.5万亿元,同比涨了22.7%。为啥非跟美元较劲?因为太被动了!过去用美元结算,汇率一波动,国内钢企就得额外出血,普氏定价体系还被少数机构操控,每涨1美元/吨,全行业一年就多花11亿美元。上海钢联搞的“STEEL-CNY”稳定币,把结算成本从2%压到0.15%,这才是真金白银的实惠。 澳大利亚总理急着说“失望”,其实心里门儿清。2024年中国进口的12.37亿吨铁矿石里,66%来自澳大利亚,铁矿石占了澳对华出口的62%。这次暂停采购直接影响澳GDP的1.2个百分点,他们比谁都慌。可这能怪谁?早年跟着别人炒作“中国威胁论”,破坏双边经贸,现在又想保住既得利益,哪有这么好的事。 这亮剑从来不是要“自断经脉”,而是拿回该有的话语权。从被普氏指数牵着鼻子走,到大连铁矿石期货成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衍生品合约;从分散采购任人宰割,到成立集团集中议价,这背后是十年磨一剑的隐忍。美元绑定大宗商品的霸权模式,早该被更公平的规则取代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澳大利亚急了!在我们下达暂停购买必和必拓(BHP)铁矿石之后,澳大利亚出来回应了
【73评论】【10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