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防长希利喊话俄罗斯:“普京总统,你不会胜利,停止杀戮,开始谈判,同意和平吧!我们将一直和乌克兰在一起,无论多久哪怕是百年以上……” 现在看来,英国可能是西方国家里面在支持乌克兰方面最为坚定的一个,从当初的约翰逊,到现在的斯塔默,自俄乌冲突以来的过去三年半时间里,英国虽已更换多位首相,但是对乌克兰的支持一直未变。另外,不仅英国政府如此,英国王室也是一如既往。 你别觉得英国这是“死磕”到底,其实每一步都算得门儿清——从约翰逊踩着泥泞去基辅街头合影,到斯塔默现在喊出“百年支持”,表面是道义站位,骨子里全是脱欧后的战略算计。脱欧后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影响力少了抓手,而绑定乌克兰、跟美国站在同一阵线,恰好能补上这个缺口:既不用受欧盟内部法德等国的分歧牵制,又能借支持乌克兰的“道义牌”,在国际上刷足存在感。 就说约翰逊时期,他可不是光靠嘴硬。冲突刚爆发那阵,英国是第一个给乌克兰送“标枪”反坦克导弹的国家,后来又追加“星光”防空导弹,连训练乌军士兵都亲自下场,在英国本土的军事基地里,手把手教乌军用西方装备。到了斯塔默,虽说是反对党出身,上台后却把对乌支持加了码——今年初直接承诺给乌克兰120辆“挑战者2”主战坦克,还拉上英联邦国家一起凑装备,甚至放话要帮乌克兰建“无人机生产线”,连长期支援的资金都提前拨了款。这种“换党不换策”的默契,在英国政治里可不算常见,背后藏着的是跨党派共识:削弱俄罗斯,就是巩固英国在欧洲的安全话语权。 王室的态度更耐人寻味。查尔斯三世还没登基时,就曾公开谴责俄罗斯“入侵”,登基后更是第一个接见乌克兰驻英大使,连王室的慈善基金都悄悄给乌克兰难民捐了款。去年乌克兰第一夫人泽连斯卡娅访英,王室特意安排她参观温莎城堡,还让威廉王子跟她一起出席“支持乌克兰”的公益活动——要知道英国王室向来避谈政治,能做到这份上,本质是在替政府传递信号:对乌支持是整个英国的共识,不止是政府的事。 但话又说回来,这份“坚定”也不是没代价。英国国内通胀还没压下去,能源价格涨得老百姓叫苦,军费却一涨再涨,今年国防预算专门拨出20亿英镑给乌克兰,不少议员都质疑“自家民生不管,倒先顾着别国”。可政府却算着另一笔账:只要能拖垮俄罗斯,英国就能在北约里更有分量,以后跟美国谈合作、跟欧盟打交道,腰杆都能更硬。毕竟俄罗斯要是在乌克兰占了便宜,接下来可能会更强势地影响欧洲安全,这对脱欧后想“重返欧洲中心”的英国来说,可不是好事。 还有个细节很少有人提,英国给乌克兰的武器,大多是自家军工企业生产的。比如“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就是英国BAE系统公司造的,支援乌克兰的同时,也帮自家军工打开了国际市场——乌克兰用着顺手,其他国家说不定就会跟着买,这相当于“以援代销”,既赚了名声又赚了钱,可谓一举两得。这种“战略+生意”的双重算盘,才是英国能坚持三年多的真正底气。 当然,希利喊的“百年支持”也不能全当真。真要拖上百年,英国国内的民意和经济恐怕都扛不住,但这话的威慑意义远大于实际承诺——无非是想告诉俄罗斯,别指望西方国家会中途放弃,也想给乌克兰吃颗“定心丸”。只是乌克兰战场的局势瞬息万变,光靠口头承诺和武器支援,能不能真的帮乌克兰赢,还得看战场实打实的较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英国刚把俄冻结资产的13亿美元利息转给基辅,9月4日,俄罗斯的梅德韦杰夫马上放话
【4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