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为什么会突破限制向中方供重型发动机?因为俄方清楚,所谓的中国发动机存在动力

流水无情坊 2025-10-01 00:28:03

俄方为什么会突破限制向中方供重型发动机? 因为俄方清楚,所谓的中国发动机存在动力短板,这个瓶颈对中方而言不会是永远的障碍! 早年间咱们求购 AL31F 发动机技术时,俄方捂得严严实实,结果硬生生把涡扇 15 给逼了出来。这款全国产发动机推力能到 18.5 吨,推重比 10.87,反观俄罗斯苏 57 用的 AL41F,不过是 AL31F 的改进款,推力才 14.5 吨,推重比刚到 8,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民用领域更不用说,C919 配套的长江 1000A、C929 要用的长江 2000,都已经扎进了最后的攻坚阶段,测试一路顺畅,离量产就差最后一步。俄方太清楚了,这些国产发动机一旦成熟,他们手里的货立马就成了过时的玩意儿。 俄乌冲突后西方把俄航空工业往死里堵,国际市场丢了个干净,自家 PD-35 发动机的研发正卡着关键节点,急缺资金填窟窿。发动机研发本就是烧钱的无底洞,要是资金断了,这项目没准就像俄航母工业那样直接黄掉,仅剩的技术优势都保不住。 中国恰恰是唯一能拿出真金白银,又有真实需求的买家,C929 宽体客机正好需要 26 吨级的重型发动机,美国还动不动就威胁断供 C919 的 LEAP 发动机,咱们也需要 “双保险”。这种节骨眼上,俄方再抱着 “技术封锁” 的老黄历,纯属跟自己过不去。 以前俄方敢漫天要价、处处设限,是吃准了咱们没的选;可现在不一样,咱们有了涡扇 15 这样的硬家伙打底,长江系列发动机也看得见曙光,买俄制发动机更多是为了应急和多元储备。俄方自然也摸清了这个门道,所以这次不光卖成品,还主动搭上文昌材料机翼技术。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毕竟苏联留下的航空技术家底,他们向来捂得严严实实。说白了,这就是拿压箱底的技术换生存资金,要是再端着架子,等中国国产发动机全面落地,他们连换钱的机会都没了。 其实从俄印合作的反差里更能看出门道,给印度卖舰载机还藏着掖着,对华却主动敞开供应重型发动机,根本原因就是印度造不出自己的先进发动机,而中国能。 俄方心里跟明镜似的,对印度可以慢慢挤牙膏,对中国却必须抓住这几年的 “窗口期”。毕竟发动机这东西,一旦突破了技术瓶颈,后续的迭代速度会越来越快,现在不卖,再过三五年,可能就不是 “中方买不买”,而是 “俄方有没有资格卖” 的问题了。 两相对比,能趁着中国还需要过渡产品的功夫,把技术换成真金白银,保住自家发动机产业的命,已经是最划算的买卖了。这哪儿是给咱们 “送福利”,分明是赶在咱们彻底不需要他们之前,赶紧赚最后一笔实在钱。

0 阅读:0
流水无情坊

流水无情坊

感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期待与您共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