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岛有一事搞的我们很被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主动撞向中国海警船的那艘菲律宾

月鹿简科 2025-09-30 16:48:42

黄岩岛有一事搞的我们很被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主动撞向中国海警船的那艘菲律宾公务船3014号船头进行了改装,加装了一个带刺的“铁疙瘩”!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菲律宾这次主动冲撞是有预谋的,是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做好了相关准备。

黄岩岛海域那次撞击,热闹归热闹,但真正的看点,其实不在于船碰船的那一瞬间。

关键,得把镜头拉近,死死盯住菲律宾那艘3014号公务船的船头——一个完全不该出现在巡逻船上的“铁冲角”。

这玩意儿,与其说是个船头,不如说是个宣言。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菲律宾在三个层面上的精明算计和走投无路。

对内,它是转移矛盾的政治道具;对外,是向山姆大叔纳上的投名状;对中国,更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心理试探。

先说说它为谁而造。这块12毫米厚的硬质钢板,配上斜向加强筋和船头焊死的锋利船锚,首要的观众,是菲律宾国内的老百姓。

小马科斯政府上台快两年,国内经济简直一地鸡毛。通货膨胀率去年一度冲到8%,民众买个大米都得排长队,台风一来,农业出口直接掉了15%。

美国人援助的钱,又被官员和军方瓜分得一干二净,根本落不到普通人头上。怎么办?没啥比在南海制造点“硬汉话题”更能转移视线的了。

谁也未曾想,这艘往日里船头还采用铝合金材质的常规巡逻船,会在去年年末迎来一场隐秘的改造 —— 曾经为规避碰撞而设计的安全属性被彻底颠覆,最终蜕变成了一艘以撞击为核心目的的攻击性利器。

效果立竿见影,撞船当天,小马科斯的支持率就涨了3个点,这笔买卖,简直太划算了。

当然,这场戏不光是演给国内看的,更是演给美国看的。

这个“铁冲角”背后,处处都有美国的影子。撞船前一周,美菲刚在苏比克湾搞完联合巡逻;事发时,美军航母的飞机就在黄岩岛上空盘旋,说是“壮胆”一点不为过。

甚至有说法,那几块钢板,就是美国去年援助的过剩物资。

菲律宾这套“声东击西”的打法,也是从美国那学来的拙劣模仿。

眼看在仁爱礁坐滩的“马德雷山”号补给被中国掐得死死的,只能送点吃的喝的,建材休想运上去,就想在黄岩岛搞个大新闻,逼中国分散精力。

可惜,棋子终究是棋子。事后美国国务院只发了个模棱两可的声明,表示“关注稳定”,连句撑腰的硬话都没有,这套路跟对待乌克兰如出一辙:刀子我给你,但挨打了你自己扛。

这种激进的做法,连东盟内部都看不下去了。印尼觉得菲律宾在“添乱”,马来西亚也呼吁别太冲动。这么一搞,菲律宾在区域内越来越孤立,严重干扰了“南海行为准则”的谈判进程。

最阴险的,是这个“铁冲角”对中国构成的心理挑战。这套战术被设计得相当“下作”:船好的时候,它就用改装后的坚固船头主动撞你,摆出极具攻击性的姿态。

一旦自己受损或者玩脱了,立马就能切换成示弱求和模式,说不定真能从船上扔条“白裤衩”下来当投降的白旗。

这就给中国出了个难题:你强力反击,它就扮演受害者,在全球舆论场上把你描绘成霸凌者;你保持克制,它就觉得你软弱可欺,下次只会玩得更过火。这就是一场低成本的政治投机,毫无底线可言。

不过,中国的应对相当稳健。面对这种碰瓷,中方没有选择对等撞击,而是第一时间用执法记录仪固定证据,通过无线电反复警告,同时调动渔政船只支援。

整个过程,既没有让冲突升级,也牢牢守住了底线,用专业的处置方式,化解了对方的流氓战术。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月鹿简科

月鹿简科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