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下面几乎全是石油,我国缺油年年大量进口,那为啥不开采呢?就拿塔克拉玛干沙漠来

幕沧小澜 2025-09-30 12:44:25

沙漠下面几乎全是石油,我国缺油年年大量进口,那为啥不开采呢?就拿塔克拉玛干沙漠来说,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有80亿吨。但为什么放着这么多油不采,年年还得花大价钱进口? 先说最现实的一点,就是钱。别人家的石油好像伸手就能挖,一桶出来花不了几美元。而塔克拉玛干的油,要挖得比珠穆朗玛峰还深,几千米甚至上万米,全世界都属高难度。 打这么一口井不是一百来万能解决的事,而是动不动就得上亿。这样一折算,每桶油还没卖就已经占了几十美元成本。 油价高的时候还能维持,那要是价格掉到坑里呢?九年前油价一度赔钱都卖不掉,谁敢往外挖?这就是为什么经济账是第一道大关。 再看技术难关。中东油田就像一口大水缸,一下井什么都有。可塔里木的油田完全不同,油藏全躲在裂缝里。正常钻井下去,能采到的只是零头。 必须拿着三维成像把地下摸个清清楚楚,再用能在地下拐弯的水平井把油慢慢“刮”出来。 听上去像科幻,其实是硬核工程,设备得抗住上万米的高温高压,每往下多打一米,成本都要直线上升。要不了解的人会以为是“随便多钻点”,但实际上背后是几十年的技术积淀。 第三点更敏感,那就是环境。沙漠生态本来脆弱,稍微的扰动就可能永远恢复不了。打油井得抽地下水,废水处理要是不过关,周边的绿洲就可能慢慢消失。 那些看似无边无际的流沙,其实每一块绿洲都来之不易。而一旦被破坏,再修复就是几十年上百年的工作。我们不能用眼前的一点石油去换子孙后代的环境负担。 别小看建井之外的投入,光修一条能防住沙尘的防护林,就足以让人感受到生态成本的沉重。 站在更长远的角度看,这些石油是一张王牌。开采太早,不仅赚不到多少钱,还可能浪费掉最好的时机。 把这份资源留在地下,那就等于留了一块真正的压舱石。等到以后世界能源格局动荡或者油价飙升,我们手里还有这一张硬牌,可以在关键时候拿出来用。 所以说,眼下中国的选择是“先买后攒”。从中东、非洲进口石油,虽然支出不少,但能保证供应稳定,把更多精力放在技术突破和基础建设上。 现在科研机构没少投入,深井钻探、绿色开采这些领域步子都越走越稳,这为以后大规模使用本土资源打下了基础。 技术关过了,成本降下来了,再加上环保措施成熟,沙漠里的黑金自然会成为发展的助力。 这就是现实:地底的财富不是想挖就能挖,而是要看什么时候挖最有意义。现在把钱花在技术上,把能源安全的底子打牢,再配合进口把风险摊开,就是最稳的做法。 至于什么时候动用沙漠下的储备,那是一个关于时机和大势的选择。这笔油,只有留在地下才最值钱,等到真正关键时刻,它会成为中国手里最硬的底牌。

0 阅读:6543

评论列表

不忘历史

不忘历史

14
2025-09-30 15:26

别鬼扯了!南海四邻在南海开那么多油井都富得留油了,为何我们不开采?反而不远万里从中东进口?

用户10xxx50 回复 09-30 19:41
我们这油藏的深,有没有可能开采的多了,中东那边的油都会流过来

用户62xxx28 回复 用户10xxx50 09-30 20:35
要是有这个可能打两万米也得打,可能就是地高了把油压过去了所以打多深都无用除非高原变海!

行者

行者

2
2025-09-30 18:21

用自己的油,我们得掏钱,用别人的油也是掏钱,最后还多落个“全民所有的”资产,何乐而不为?

用户16xxx30

用户16xxx30

2
2025-09-30 18:51

买人家的油,人家买咱的装备,大家得利[滑稽笑]

幕沧小澜

幕沧小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