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最近说了句大实话:不管中国走什么路,我们都要限制它发展,就因为不想有任何竞争对手。说白了,他们根本不是在意你什么制度,纯粹是见不得别人好。 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速度确实戳中了美国的焦虑点。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2022年占全球比重达到30.2%,到2025年已经接近三成,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全球504种主要工业产品里大多数产量都是中国第一,这样的增长曲线让习惯了垄断的美国坐不住了。 于是美国先拿半导体产业开刀,这可是现代工业的“心脏”。2024年末拜登政府卸任前搞了波大的,直接把136家中国半导体相关企业塞进实体清单,创下单次扩容的纪录,北方华创、拓荆科技这些造设备的龙头全被列了进去,连工业控制系统都被当成“战略禁运物资”卡脖子。 更狠的是针对先进制程,不仅自己不卖EUV光刻机,还逼着荷兰ASML、韩国三星不能对华出口关键设备,想把中国困在成熟制程里。 可他们没想到,中芯国际早把24纳米到65纳米的成熟工艺玩得炉火纯青,北方华创的刻蚀机还拿下了国内近三成市场份额,东土科技干脆新成立半导体设备公司专攻控制层技术,硬是在封锁网里撕出了口子。 半导体还没掐死,美国又盯上了人工智能这条未来赛道,毕竟AI是下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一开始禁售英伟达A100、H100这些顶级AI芯片,逼得英伟达搞出性能缩水的A800、H800特供版,结果美国转头就把特供版也禁了,摆明了要断中国AI产业的算力粮草。这招够狠,但中国企业没坐以待毙。 华为拿出了昇腾910B芯片,虽说性能和英伟达最新的H100还有代差,但已是国内最接近国际顶尖水平的替代品,更关键的是华为没只搞硬件,还掏出CANN架构对标英伟达的CUDA生态,联合高校和企业把上千个AI模型都迁移到昇腾平台上。 AI新锐深求智能更直接,公开宣布最新模型深度适配国产芯片,等于给整个行业打了样——既然买不到国外的,那就把国产的用起来,这种“软件拉硬件”的玩法,反倒让中国的AI自主生态加速成型了。 连光伏这种中国早占绝对优势的领域,美国也没放过,玩起了“迂回打击”的套路。2024年5月,美国商务部突然对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四国的光伏组件发起双反调查,指控越南的倾销率居然高达271.28%,明眼人都知道,这些国家的光伏产能大多是中国企业转移过去的,这招就是冲着“中国制造”来的。 可中国光伏企业早有准备,隆基把HJT电池的转换效率提到了26.81%,晶科在海外建了本土化工厂绕开限制,2024年全球光伏组件出口量里中国企业还是占了75%以上,美国自己的光伏装机量里,每三块组件就有一块是“中国芯”换了身“东南亚皮”,这种渗透力根本挡不住。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博弈更有意思。美国一边喊着“供应链脱钩”,一边盯着中国车企的全球份额眼红,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949.5万辆,占全球一半还多,比亚迪在欧洲的销量同比涨了300%,这让美国急着给本土车企砸补贴,想把中国车挡在门外。 可中国车企根本不吃这一套,蔚来在德国建了研发中心,小鹏和欧洲经销商签了上万台订单,更关键的是核心技术没被卡脖子——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能量密度比松下高20%,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通过了最严苛的针刺测试,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突破60%,就算美国想换供应商,短时间内也找不到能替代的。 就像罗世雄总领事说的,美国筑的高墙挡不住中国的脚步。中国已经占了全球制造业40%的份额,从手机到高铁,从光伏到电池,全球产业链上到处都是中国的身影,这种深度嵌入的格局,不是美国想切割就能切割的。 说到底,靠打压对手维持的优势注定长不了,而中国的发展势头,从来都是越压越猛。
美国人最近说了句大实话:不管中国走什么路,我们都要限制它发展,就因为不想有任何竞
兰亭说事
2025-09-30 12:43:44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