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一位志愿军战士拿着刚缴获的美式重机枪,向敌人射击却发现怎么都打不中,

玉尘飞啊 2025-09-30 12:41:48

1951年,一位志愿军战士拿着刚缴获的美式重机枪,向敌人射击却发现怎么都打不中,危急时刻,他的一个奇怪动作没想到居然收获了意外的惊喜。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的千佛山阵地上,30岁的余新发额头渗出了汗珠。这位志愿军20军58师175团的机枪手,正死死盯着山下逼近的美军。 他怀里那挺刚缴获的美式M1919重机枪,已经连续打空好几个弹匣,却连一个敌人都没放倒。 要知道,他在连队里是出了名的神枪手,往日使用日式九二式重机枪时弹无虚发,可今天这挺更先进的美制武器反倒让他失了手。 战友们一边用步枪还击,一边焦急地看向余新发。敌人越来越近,美军的火力压得阵地上的战士们抬不起头。余新发心里明白,如果再不能发挥这挺重机枪的威力,阵地很可能失守。 就在几个月前,余新发还只是个在浙江余姚老家务农的普通农民。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毅然放下锄头参军入伍。 因为身体素质好、训练刻苦,他很快被选为机枪手,分配到了一挺九二式重机枪。 那挺九二式重机枪威力不小,但有个致命缺点,太重了,移动起来需要好几个战士配合。 而且它的射速较慢,战场上灵活性不足。所以当余新发在县里地区围歼战中缴获这挺美式M1919重机枪时,他如获至宝。 M1919重量还不到九二式的一半,射速也更快。余新发对它爱不释手,每天都要擦拭研究,恨不得睡觉都抱着。但因为缴获的子弹有限,他一直没有机会进行实弹训练。 千佛山阻击战打响后,余新发终于有机会在战场上使用这挺“宝贝”。他信心满满地架好枪,选了个视野极佳的位置。当美军进入射程,他扣动扳机,却傻眼了——子弹全都打偏了。 不服气的他又试了几次,结果还是一样。战友们虽然没说什么,但眼神里的期待渐渐变成了疑惑。余新发脸上发烫,心里又急又恼。 就在这时,他突然冷静下来。想起当年学机枪时老师傅的教导:摸到新武器不要急,第一下一定要慢。余新发仔细观察这挺美式机枪,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原来M1919的后坐力很大,而它的脚架比较轻,射击时会产生轻微跳动,导致弹道分散。他之前用惯的九二式重量大、稳定性好,射击方式完全不同。 敌军的进攻越来越猛,子弹嗖嗖地从头顶飞过。危急时刻,余新发突然做出一个古怪动作——他用左手死死按住机枪脚架,右手单手操作机枪射击,同时改连发为点射。 这个看似违反常规的操作立刻见效子弹像是突然长了眼睛,精准地飞向敌群。冲在最前面的几个美军应声倒地,后面的敌人慌忙寻找掩护。 余新发心中一阵激动,他终于找到了驯服这匹“野马”的诀窍。短点射既节省子弹又能保证精度,左手压住脚架则有效控制了枪口上跳。 掌握了正确方法后,余新发越发得心应手。他发现M1919还有个优点就是便于移动射击,这让他可以灵活变换位置,避免成为敌军靶子。 在千佛山阻击战中,余新发采用了一种巧妙战术:先向左右两边点射,逼得敌人往中间靠拢,再集中火力向中间射击。就这样,他单凭这挺机枪击毙了120多名敌军。 战斗结束后,余新发和7连的战友们又转战金化鸡雄山。这次任务是进攻战,需要拿下一個500米高的山头。他凭借精准的点射,成功压制了敌军火力点,为部队冲锋创造了条件。 战后统计显示,余新发在千佛山和鸡雄山两场战斗中共歼敌228人。凭借这一辉煌战果,他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战争结束后,余新发选择复员回乡,到宁波一家硫酸厂当普通工人。他从未向旁人炫耀自己的战功,连家人都不知道这位默默工作的男人曾是战场上的英雄。 1976年10月,硫酸厂附近发生矿难,余新发义无反顾地冲进去救人,却再也没能出来,年仅56岁。这位曾经在枪林弹雨中幸存的老兵,最终为拯救他人献出了生命。 余新发的故事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志愿军战士的缩影,他们拿着远逊于敌人的武器装备,靠着智慧和勇气,创造了一个个战场奇迹。 余新发那看似古怪的按枪动作,背后其实是志愿军战士在绝境中迸发的智慧和适应能力。 从不会用到熟练驾驭,从打不中到歼敌两百余,这个转变不仅关乎个人技能,更折射出整个志愿军面对强敌时的坚韧与创新。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从桥头走出的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一场战役歼敌120余人!

0 阅读:647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4

用户10xxx44

2
2025-09-30 13:28

前辈[作揖][作揖][作揖]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