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突然宣布了 2025年9月30日,距离联邦政府资金耗尽的午夜最后期限已近在眼前,参议院民主党拟推出7-10天的临时拨款方案,试图避免政府关门,但两党间的拉扯仍在持续。与往年不同的是,白宫放出狠话,称若政府停摆,可能借机实施大规模永久裁员,且裁员目标直指不认同特朗普政策的岗位,而非以往仅采取无薪休假的方式。 华盛顿这场政治闹剧再次上演:联邦政府的“钱袋子”即将见底,两党领袖才匆匆挤进白宫商议对策,那场面活像临考前夜才慌忙赶作业的学生,透着一股临时抱佛脚的仓促。 特朗普政府这次玩起了更狠的新花样——要把临时停摆变成永久裁员。白宫预算办公室已发出冷冰冰的备忘录,要求各部门列出裁员清单。这一招,无疑是将政治博弈的代价直接转嫁到普通公务员身上,用他们的生计当作博弈的筹码。 最受苦的还是老百姓:国家公园可能接连关闭,护照、签证办理陷入停滞,连低收入家庭的营养补助都可能断供。这些实实在在关乎民生的事,在政客们的争吵中,似乎成了最不重要的注脚。 回望2018年底那场拉锯战,政府停摆长达35天,八十多万联邦员工被迫无薪工作,多少家庭因此节衣缩食、度日维艰。如今,相似的噩梦可能重演,让那些勤恳工作的公务员如何能安心? 白宫发言人大言不惭地提及“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计划”,可曾想过,这轻飘飘的一句话背后,是成千上万个家庭的生计可能崩塌?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指责民主党提出“轻率且荒谬的要求”,民主党则反击称不会被大规模解雇的威胁吓倒。两党吵得不可开交,最终承受苦果的,却是无辜的普通百姓。 联邦雇员们早已心寒。超过十万名公务员正在考虑辞职,这无疑是一场庞大的人才流失。一位联邦航空管理局的员工忧心忡忡地说,他已开始削减开支,为可能到来的停摆做准备。 美国政治仿佛陷入了恶性循环:从1995年克林顿时期21天的停摆,到2013年奥巴马医改引发的16天关门,再到特朗普任内创纪录的停摆,相似的剧情反复上演,消耗着国家的元气。 华尔街分析师们也忧心不已:政府每停摆一周,可能就会损失110亿美元的经济产出。这些本可用于造福社会的资金,如今却白白蒸发在无休止的政治内耗中。 最让人心痛的是那些弱势群体:孕妇和儿童的食品补助可能中断,保障性住房的租户们惶惶不安。这些最需要社会关怀的人,反而最先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美国政府关门这出戏码,表面看是财政纠纷,骨子里暴露的却是制度的深层缺陷。两党为了各自利益互不相让,将整个国家的稳定与民众的福祉当作了博弈的赌注,这样的内耗,究竟还要持续多久? 各位读者,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卸任之后的拜登,估计是美国总统中,活得最凄凉的,因为他遇到了个,不是省油的灯的人
【49评论】【5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