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一天,王朔突然对自家门口修自行车的大爷说:“我给你3万,你能不能离开

时光浅吟离殇 2025-09-29 23:54:38

2005年的一天,王朔突然对自家门口修自行车的大爷说:“我给你3万,你能不能离开这儿,别让我再见到你了?”修车大爷一听,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啊!拿着钱就跑了!没想到,后来王朔却因此赚了300多万! 王朔1958年生在南京,七岁就随爸妈挪到北京,那时候部队生活规矩严,他从小就爱折腾,早年当兵学医,还试过卖衣服电器下海经商,啥都沾点边,但都没长久。八十年代转行写小说,第一炮《黄金时代》就火了,里面那些街头痞子气,戳中一大帮读者心窝子。 他笔下故事总带北京味儿,人物说话直来直去,不拐弯,八十年代末,他的四部小说《顽主》《橡皮人》《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全被拍成电影,票房不错,从那起他就稳坐文坛一席之地。九十年代初,《编辑部的故事》电视剧全国热播,收视率爆表,《过把瘾就死》书一出三十万册秒光,王朔一下子成了文化圈的香饽饽。 王朔这脾气,圈里谁都知道,狂得没边,爱怼人,从不留情面。 马未都抱怨日子过得没劲,他当场回击,说你天天玩古董那叫不滋润?贾平凹余秋雨金庸这些大佬,也没少被他点名,说他们文风矫情,没真货。张艺谋拍《英雄》,他直呼那是装修把戏,视觉花里胡哨,故事空洞。王扶林的《红楼梦》剧,他也挑刺,说对白太板,铺垫丢了,毁了原著味儿。 2001年,作家梁左心脏病猝死,妹夫英达先冲到家,抱走电脑里所有手稿,却把欠的几百万债单甩给梁左不到十岁的娃,王朔气炸了,追着英达要稿子想帮着整理出版换钱养孩子,英达死不松口,他当面骂对方心黑,比黄世仁还狠。 这些事儿,让他树敌不少,但也有人觉得他仗义,敢说真话。 2005年,王朔正憋着写新书《我的千岁寒》,这书以禅宗六祖惠能为主线,讲樵夫从山里到寺庙的经历,融了佛经和北京俚语,挺有嚼头。可他家胡同口有个修车摊,每天叮叮当当从早响到晚,生意火爆,客人络绎不绝,声音直钻耳朵,王朔灵感刚起就被搅黄了好几回。 他这人耐性差,憋不住火,干脆从抽屉里抠出三万块现金,找上门去,直截了当让那修车老头换地方,一年内别再露面。老头子一看这么多钱,乐坏了,二话不说收摊卷铺盖走人,从那以后真就没影儿。王朔这招儿,花小钱办大事,换来一片清静,思路立马顺溜,几天就敲定初稿。 书写完搁那儿,王朔也没急着推,2007年春天才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国内反响一般,但国外眼睛亮了。伦敦书屋看中这书里的哲思和独特风格,谈下来每字三美元的版权价码,王朔一笔收到365万人民币,那年头中国小说出口创纪录高价,远超他当初的三万投入。经纪人路金波帮着跑腿,合同签得稳当,王朔这下子成了百万富翁,笑言值了。 圈里人议论纷纷,有人说王朔有远见,花钱买安静买对了,有人觉得他运气爆棚,书好卖是关键。实事求是,这书不光靠安静,更多是王朔那股子笔力。 王朔成名后争议没少,爱得罪人,但也帮了不少后辈。 冯小刚早年跟他混,拍《甲方乙方》《非诚勿扰2》这些,全出自王朔原著,冯现在见面还喊朔爷。娱乐圈王子文打官司,他也伸把手,帮着出谋划策。 可他自己呢,女儿结婚他竟没去,原因不明,传闻家庭事儿复杂。 晚年他低调了,鲜少露面,偶尔访谈还带刺儿,说得罪小人累,得罪天才才带劲。

0 阅读:89

猜你喜欢

时光浅吟离殇

时光浅吟离殇

时光浅吟离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