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炳(1900—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9军72师433团上校团长,在抗日战争初期的忻口会战中壮烈殉国。[祈祷][祈祷][祈祷] 曹炳出身于农民家庭,幼年丧父,由母亲独自抚养成人。他志向远大,在报考“山西学兵团”(后称斌业学校)时,因身材矮小险些因体格不合格被拒,但他以“身虽不满五尺,而心雄万夫”的壮志打动了考官,最终被破格录取。从军校毕业后,他在晋军中从见习排长做起,因表现优异逐步晋升为连长、营长,最终升任第433团上校团长。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曹炳所在的部队先后在南口、平型关等地对日作战。同年10月,著名的忻口会战爆发,这是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曹炳所在的433团奉命驰援忻口前线左翼的南怀化高地。在战斗中,日军动用飞机、大炮、坦克并施放毒气(催泪瓦斯弹),战场环境极为残酷。曹炳亲率部队,身先士卒,与日军反复争夺高地,战况异常激烈。 在冲锋过程中,曹炳不幸被敌弹击中腰部,于1937年10月21日壮烈殉国。 曹炳团长牺牲后,其灵柩运回原籍安葬,当地政府召开了追悼会。201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将曹炳列入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他的英勇事迹得到了国家的正式追念和褒扬。
曹炳(1900—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9军72师433团上校团长,在抗日
史迹奇闻号
2025-09-29 22:00: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