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中美必有一战?就在昨晚,特朗普用一通电话,亲手终结了这个危险的神话!很多人还

烟雨评社 2025-09-29 11:43:24

谁说中美必有一战?就在昨晚,特朗普用一通电话,亲手终结了这个危险的神话!很多人还在渲染对抗情绪。错了!真相是,在美国意识到中国的实力已无法撼动时,合作,已经成为他唯一的选择! 就在通话前几天,美国政府悄悄豁免了对中国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的所谓“对等关税”,之前已经缴税的美国企业还可以申请退款。 这不是小打小闹的调整,而是一次彻底的策略回调。 这通电话来得不算意外,在此之前美国的一系列动作其实已经透露出转向的信号。就拿经贸领域来说,美国曾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搞 “脱钩断链” 遏制中国,可结果却是自家企业叫苦连天。 超过 7 万家美企在华投资兴业,对华出口直接支撑了美国国内 93 万个就业岗位,福耀玻璃在俄亥俄州建的工厂更是成了当地的经济支柱,要是真跟中国彻底切割,这些岗位和收益都得打水漂。 苹果公司之前试过把高配电脑生产线搬回美国,最后发现效率远不如中国工厂,库克都坦言 “没有中国合作伙伴,苹果走不到今天”,这种产业深度绑定的现实,不是靠政治口号就能割裂的。 特朗普在电话里重点提了经贸合作,其实背后是美国企业的集体诉求。中国美国商会今年初的调查报告显示,48% 的受访企业把中国列为全球前三大投资目的地,53% 的企业计划 2025 年增加在华投资。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个占地 20 万平方米的项目从动工到投产只用了 8 个多月,年产储能电池近 40 吉瓦时,直接让特斯拉能源系统装机量预计增长 50% 以上,这种 “中国速度” 与市场潜力,美国企业根本无法拒绝。 安全领域的合作更能说明问题,毕竟之前不少人觉得这是最容易起冲突的领域。就在今年 8 月,国航 CA981 航班从北京飞往纽约,起飞 3 小时后突然紧急返航,原因是美国方面提供了 “航班受威胁” 的情报信息。虽然最后证实是虚惊一场,但这背后的情报共享机制却浮出水面。 要知道中美情报合作早有传统,上世纪 70 年代就曾在新疆共建情报站监测苏联军事动态,“9・11” 事件后更是建立了反恐磋商机制,美国还因此将 “东突” 列为恐怖组织,这种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远比对抗更符合双方需求。 科技领域的转向也很明显。之前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层层设限,可结果中国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反而加速突破,全球近 60% 的新能源汽车产量来自中国,人工智能论文引用量也稳居世界前列。 现在美国开始松口,中关村前不久举办的中美地方产业交流会上,双方代表直接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合作,芝加哥副市长都特意赶来,想促成中西部产业与中国创新资源的对接,这种务实态度背后,正是对中国科技实力的认可。 那些还在渲染对抗情绪的人,显然没看清中美实力格局的变化。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拥有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在 5G、特高压等领域更是实现了领跑,这样的实力不是靠遏制就能撼动的。 美国之前搞的芯片禁令,反而倒逼中国加快自主研发,现在国产 28 纳米芯片量产能力不断提升,市场份额稳步增长,这种韧性让美国意识到,打压不如合作。 特朗普的这通电话,更像是捅破了窗户纸。从二战时共同对抗日本,到冷战中联手应对苏联,中美合作从来都是基于现实利益的理性选择。 如今面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这些全球性挑战,更需要两国携手。那些 “必有一战” 的论调,终究抵不过产业绑定的现实、企业发展的需求和全球治理的刚需,毕竟在实力对等的格局下,合作从来都是最明智的答案。 中美关系的特殊性在于,既有大国竞争的现实,又有深度相互依赖的约束。 这种双重特性使得双方在博弈的同时,都必须谨慎管控分歧,避免陷入冲突。

0 阅读:517

评论列表

不良人

不良人

2
2025-09-29 15:15

别掉以轻心,美国是什么德行,大家心里门儿清,(美国绝对容忍不了我们中华民族站在世界之巅)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