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尔特被定三项罪名,关键时刻,特朗普已经出手了,帮了一个大忙,一招让海牙直接瘫

红雯看国际 2025-09-28 15:56:45

杜特尔特被定三项罪名,关键时刻,特朗普已经出手了,帮了一个大忙,一招让海牙直接瘫痪    这下真摊上事了,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那个一度以“铁血禁毒”在国际上掀起风浪的人,终于还是没能逃过海牙的长臂。   国际刑事法院ICC正式以三项“反人类罪”起诉他,点名至少76起命案,而就在这节骨眼上,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也对ICC挥刀制裁。   表面上是“为以色列撑腰”,实际上却给杜特尔特送了一份堪称“及时雨”的政治大礼,法院系统一时间陷入混乱,案件审理也踩了急刹车,可这事儿背后,远没看上去那么简单。   杜特尔特的禁毒战,一直是菲律宾国内争议最大的话题,他当总统之前就“练手”过,早年担任达沃市长时就用铁腕治理毒品。   ICC的指控就从那时候开始算账,三阶段合计76起谋杀案,受害者不是街头小贩,就是警方所谓的“高价值目标”。   菲律宾警方说,这场禁毒战争一共击毙了6000多人;可人权组织抓耳挠腮地说,实际死者可能高达3万。   而这些人,有没有经过审判?有没有撑起基本的法律程序?这正是ICC认定他“反人类罪”的核心理由:你不是在打击毒贩,你在搞系统性的国家暴力。   但杜特尔特这边也没坐以待毙,他的律师团队“以老卖老”,拿出一堆健康报告,说他已经80岁,还有认知障碍,希望法院无限期搁置审判。   这一招,明摆着就是拖时间。毕竟只要时间拖得够久,风向说不定就变了,果不其然,风还真变了。   就在ICC准备推进杜特尔特审判的当口,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对国际刑事法院实施制裁。   原因是ICC要调查以色列在加沙的战争行为,美国坚决反对,干脆冻结了ICC在美资产,还限制了法院员工的旅行和合作权限。   这一下,海牙的法院可真是“卡壳”了,发不出工资,证人保护计划停摆,连出庭安排都得打折。   杜特尔特的案子受到了直接影响,不仅审讯节奏被打乱,就连证人出庭都出了问题,有人直接拒绝作证,有人临阵改口。   这招看似是为以色列出头,但绕了个圈,最开心的恐怕就是杜特尔特了,特朗普和杜特尔特早就不是第一次互动了。   当年特朗普公开说过,杜特尔特“禁毒干得漂亮”,甚至还称他是“值得尊敬的强人”。关系好到什么程度?这次制裁虽然没有明说是帮他,但显然已经帮他解了燃眉之急。   这波操作,不仅让国际刑事法院重重摔了一跤,也让人开始怀疑:这法院到底是独立司法机构,还是大国博弈的棋盘?   ICC本来是为了解决跨国重大罪行而设立的国际机构,但成立20多年,一直饱受诟病,最核心的问题,就在于“选择性正义”。   它调查的对象,几乎全是非洲、亚洲、拉美这些国家的领导人,西方国家基本没动过一个。   这也难怪匈牙利、卢旺达、布隆迪等国家陆续选择退出ICC,认为它根本不是为了正义,而是西方国家用来对付“看不顺眼的政权”的工具。   而这次特朗普的制裁,就是对ICC“独立性”一记重锤。美国作为一个从来没加入ICC的国家,却能通过制裁手段让它运转瘫痪,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家法院完全挡不住政治风向的冲击。   在菲律宾国内,这种外部干预反倒激起了不少人的共鸣。不少人开始质疑ICC是不是在搞“政治迫害”,甚至有媒体称杜特尔特是“受害者”,而不是“刽子手”。   更令人玩味的是,中国近几年也在推动建立国际调解院,试图搭建一个不受西方控制的国际争端解决平台。这一趋势正说明,当前的全球司法体系,信任正在流失,权威正被打折。   从表面看,杜特尔特案是一个前总统的司法责任问题,但往深里看,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际政治的风向标。   特朗普这一出手,不仅搅动了ICC的正常运作,也让人重新审视大国如何利用“法律”来为战略服务,今天是杜特尔特受益,明天也许就是其他领导人被拿来“开刀”。   而ICC的公信力,已经被一次又一次地削弱,如果它不能在大国面前保持独立,未来还怎么让全球信服?这不是一个人坐不坐牢的问题,而是全球司法机制还能不能站得住脚的问题。   杜特尔特的审判,已经不仅仅是他的个人命运,而是国际司法的一次“压力测试”,特朗普的那一招,虽然没指名道姓,却让整个法院系统都吃了哑巴亏。   全球都在看,这场博弈到底谁能笑到最后,而我们也必须清楚一点:如果正义沦为政治的工具,那么这个世界就离公平越来越远了。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红雯看国际

红雯看国际

国际新鲜事每天更新,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