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逃到热河的咸丰皇帝,为何仅一年就暴毙了?每天常做几件事,搞垮

帝王八卦 2025-09-28 12:02:00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逃到热河的咸丰皇帝,为何仅一年就暴毙了?每天常做几件事,搞垮了身体。 1860年8月,眼见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咸丰带着皇后、懿贵妃(即后来掌控晚清政局的慈禧太后)与年幼的皇子载淳,打着 “木兰秋狝”的旗号,踏上了逃亡之路。 经过十多天跋涉,一行人总算抵达承德热河行宫,可咸丰怎么也想不到,这座皇家园林最终会成为自己的葬身之地。 英法联军撤走后,大臣们纷纷劝谏咸丰早日返回北京,可咸丰却拒绝了。之后,咸丰索性在热河开启了 “摆烂” 模式,用极端的方式麻醉自己。 咸丰本就体质孱弱,小登基后又因沉迷酒色,太医曾多次叮嘱他 “需静心休养,不可过度操劳”。可到了热河之后,他却变本加厉,每天沉迷于几件事,每一件都在加速消耗他的生命。 抵达热河后,咸丰觉得随行的嫔妃难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竟暗中从民间搜罗了多名美女,还有几位擅长戏曲表演的名伶,将她们安置在行宫的偏殿里,并为她们取了 “牡丹春”“海棠春” 等雅致的名号。 咸丰每天处理完奏折(到了后期,甚至连奏折都懒得翻看),就会钻进这些偏殿,与美人夜夜笙歌。 为了支撑日益虚弱的身体,咸丰让太医为自己开具滋补药材,可再好的补药,又怎能抵挡得住这般无度的纵欲? 没过多久,咸丰便变得面色蜡黄、身形消瘦,还时常咳嗽不止,甚至连走路都需要侍从搀扶。 如果说美色是对身体的直接消耗,那么戏曲就是对精神的深度麻醉。咸丰到达热河后,将宫廷戏班 “升平署” 的 二百多人调至热河,后来觉得人数不够,又从民间聘请了多个戏班。他对听戏的痴迷程度,已经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上午要听 “花唱”(带妆的完整戏曲表演),下午则要听 “清唱”(无妆的清唱表演);天气寒冷时,就在室内戏台演出;到了夏天,便前往戏台观看。 这种对戏曲的痴迷,严重打乱了咸丰的作息规律。在他病死的前几天,还强撑着病体听了一场戏,甚至提前安排好了第二天要上演的剧目。 咸丰的酒量并不好,到了热河之后,却常常靠喝酒来麻痹自己,可他只要沾酒就会酩酊大醉,醉酒后还会大耍酒疯,全然没了帝王的模样。 等到酒醒之后,咸丰又会陷入深深的自责,给那些被自己打骂过的人赏赐一些财物作为补偿,可没过多久,他又会再次喝得烂醉如泥,陷入 “醉酒 — 癫狂 — 清醒 — 悔恨” 的恶性循环。 当时,咸丰已经患上了肺结核,医生明确警告他不能饮酒,可他根本听不进去,执意用酒精强行压制内心的痛苦,反而让自己的病情愈发严重。 导致咸丰之死的最后一根“稻草”,便是 “鹿血”。在北京时,咸丰常以鹿血滋补”,当时圆明园中饲养了上百头鹿,每天都能获取新鲜的鹿血,供他饮用调理。可逃亡的时候,大臣们劝说他 “逃命要紧,鹿群难以携带”,咸丰无奈之下,只能放弃。 到了热河之后,咸丰的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差,可还是要喝鹿血,当然频次没有在北京时那么多。 有太医劝咸丰停喝鹿血,说“皇上龙体虚弱,鹿血太烈,恐伤肺腑”,可咸丰哪里听得进去? 一天,咸丰突然晕厥过去,太医们急得团团转,可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的气息一点点减弱,却无能为力。 临终之前,咸丰召见了肃顺等八位大臣,断断续续地说道:“立载淳为太子,你们 要尽心辅佐他治理朝政。” 咸丰还特意将懿贵妃和皇后召到身边,赐予皇后(即后来的慈安太后)一枚 “御赏” 印章,赐予太子(由懿贵妃代为保管)一枚 “同道堂” 印章,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相互牵制,避免权力旁落。 1861年8月22 日凌晨,31岁的咸丰驾崩了。 咸丰帝直到去世,都没能回到北京,他或许从未想到,自己临终前的权力安排,不仅没有稳住江山,反而为王朝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0 阅读:60

猜你喜欢

帝王八卦

帝王八卦

皇帝们的私生活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