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睡眠出现这些迹象,说明你“老”了 晚上睡不着、白天醒得早……《2025年中

何时何地何处 2025-09-28 00:26:50

当睡眠出现这些迹象,说明你“老”了 晚上睡不着、白天醒得早……《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年人睡眠困扰率为48.5%。在医生眼里,当睡眠出现某些迹象,说明你“老”了。 人老了,睡眠有3个特点 专家表示,“变老”在睡眠上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一、深睡眠时长、质量下降。深睡眠被称为“黄金睡眠”,解除疲劳的作用最明显、生理修复功能强大,其衰退在30岁前后就已发生。40多岁时,睡眠的质和量都出现明显减退,可能剥夺60%~70%的深度睡眠;到70岁时,深度睡眠的损失高达80%~90%。 二、睡得越来越“碎”。睡眠变得片段化,夜醒次数越来越多。有研究表明,老年人夜间醒来的次数翻倍,从年轻时的1~2次增加到5~7次,且醒来后难以快速入睡。除了夜尿多,疾病、药物作用也会对睡眠产生影响。 三、睡眠节律“错位”,白天易困、夜间难安。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生物钟调节能力减弱,褪黑素分泌峰值延迟且浓度下降,导致睡眠节律发生偏移。很多中老年人会出现“午后昏沉”,坐着看电视就能打盹,傍晚稍作休息也能睡着,但到了本该入睡的深夜,大脑却异常清醒,即便勉强睡着,也容易在凌晨三四点提前苏醒,再也无法入眠。这种“白天补觉、夜间失眠”的循环,反而会进一步打乱生物钟,形成恶性循环。 3个实用建议,改善“衰老型睡眠” 面对睡眠随年龄增长出现的变化,无需过度焦虑,通过科学调整就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延缓睡眠功能的衰退。 1. 固定作息,锚定生物钟。无论工作日还是周末,都尽量在同一时间入睡和起床,即使夜间醒得早,也不要赖床或白天长时间补觉,可在午后安排15~20分钟的短时小憩,避免影响夜间睡眠节律。 2. 优化睡眠环境,减少“碎觉”诱因。针对夜醒频繁的问题,睡前2小时减少饮水,避免因夜尿打断睡眠;卧室保持遮光、静音、温度在22~24℃的舒适状态,可使用柔软的寝具提升睡眠舒适度;若受打鼾、呼吸不畅等问题困扰,及时就医排查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 3. 用“轻活动”替代“硬熬”。夜间辗转难眠时,不要强迫自己躺在床上,可起身到昏暗房间做些轻缓活动,如缓慢拉伸、翻阅纸质书,避免刷手机、看电脑等接触蓝光的行为,待有困意后再回到床上,减少“床与失眠”的负面关联。人体睡眠时间 中老年睡眠差 睡眠健康对照表

0 阅读:40
何时何地何处

何时何地何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