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仪式上,曾泽生中将热泪盈眶,这位原国民党60军军长1948年率部起义,其改编的50军在朝鲜战场血战汉江,用战功赢得尊重,彭德怀的评价,让这部队终获认可。 这支英雄部队曾经饱受质疑。曾泽生原是滇军将领,在国民党军队里,他的60军常被蒋介石嫡系排挤,连吃饭都成问题。 1948年长春被围时,他带着三万官兵起义,部队改编为解放军50军。可刚改编完,有些人私下议论说这些起义部队靠不住。 1950年到来。朝鲜战争爆发,曾泽生主动请缨出战。没想到入朝后的第二次战役,50军连续三次扑空,错过歼敌机会。 军里干部们急得直跺脚,有人甚至抱怨说连挨骂都得靠边站,彭老总对咱们太客气,分明是没把50军当自己人。曾泽生听着这些议论,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 他在军部会议上突然吼道:“这个军长老子也不想干了,我要向毛主席申请去38军当伙头兵!”这话把大家都震住了,全军上下憋着一股劲要打翻身仗。 第三次战役中,50军149师在仙游里地区截住英军29旅皇家重坦克营。战士们用爆破筒和炸药包,对着英军重型坦克发起夜袭。这场战斗下来,他们缴获击毁坦克31辆,全歼英军一个坦克营。 捷报传到军部,曾泽生和政委徐文烈又喜又惊,特意派摄影记者去战场取证,生怕有人谎报战绩。结果确认属实,全军欢腾——50军终于扬眉吐气了! 1951年1月,50军442团率先攻入汉城。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第四次战役中,50军与38军并肩防守汉江南岸,这里是美军主攻方向。面对美军精锐第25师,447团坚守白云山11个昼夜。 战士们在天寒地冻中穿着单薄衣服,用简陋武器打退敌人无数次进攻。团长张振山战前精心布置火力点,挖了300多个掩体。 就是这样,整连整排的官兵牺牲在阵地上,全团9个连撤离时没有一个建制完整。 曾泽生亲自到前沿阵地指挥。他看到战士们用血肉之躯抵挡美军坦克,阵地上硝烟弥漫,但没有人后退一步。这 场阻击战打了多少个昼夜,50军伤亡过半,由入朝时的3.3万人减至1万人左右。但他们硬是守住了阵地,歼敌1.1万余人。 战役结束后,曾泽生满身硝烟到志愿军司令部复命。彭德怀紧紧握住他的手说:“50军打得好,你指挥得好!我要给你们补兵,优先换装苏式武器。 曾泽生眼泪当场就掉下来了:我们尽力了,我们能在兄弟部队面前抬头了! 彭德怀一听这话直接打断他:“你这是什么话?我彭德怀和你一样也是旧军队出身,从来没把你们当后妈养的!”说完这位总司令当场向曾泽生鞠了一躬。 1951年4月,曾泽生回国休整时受到毛主席接见。毛主席详细询问汉江阻击战情况,连一些小地名都了如指掌。 曾泽生后来对人说,他当时愧疚得抬不起头,毛主席日理万机却比他还了解前线细节。更让他感动的是毛主席对50军的肯定:“你们在朝鲜战场打得还是蛮漂亮嘛!” 1955年授衔时,曾泽生成为起义将领中唯一被授予中将军衔的人。有人不明白为什么是他,其实答案很简单:他的战功是在朝鲜战场用血汗拼出来的。 战后他曾两次提出入党申请,毛主席亲切地对他说:“你还是不入党作用更大,可以用党外身份向台湾宣传新中国面貌。”曾泽生毫不犹豫接受了这个特殊使命。 1973年曾泽生将军逝世,国防部副部长肖劲光在悼词中给予他高度评价。回顾50军的历史,这支部队从起义到成为精锐,印证了一个道理:英雄不问出处,战场见真章。他们用鲜血证明了对祖国的忠诚,也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信息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老革命家记忆中的武装起义和参加起义的开国将领们》 央视网《抗美援朝战争中十大“王牌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一场步兵胜坦克的漂亮仗》
志愿军的王牌军长,基本上都是中将军衔,只有一人是少将,他是谁“1950年11月
【9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