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日本传来新消息! 9月2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就在卸任前最后几天!即将飞赴韩国,进行他任内最后一次外交奔走。9月30日,他要在釜山与韩国总统李在明握手会谈,嘴上说着“巩固未来”,心里却盼着这刚回暖的关系,千万别因为自己走了就凉掉。 日韩关系始终难以摆脱历史阴影,2019年韩国大法院判决日本企业赔偿二战强征劳工受害者,导致日韩关系跌入冰点。 虽然2023年尹锡悦政府推出"第三方代赔"方案暂时缓解矛盾,但民间对立情绪仍未消散。石破茂此次访韩,恰逢韩国最高法院即将就新的劳工索赔案作出裁决,时机颇为敏感。 不过,现实的经济利益促使双方靠拢。日本对韩出口在2024年增长18%,达到860亿美元,韩国成为日本第三大贸易伙伴。 更重要的是,双方在半导体产业链上高度依存,日本向韩国出口的氟化氢等关键材料占韩国总需求的82%。这种经济纽带成为关系改善的压舱石。 美国对日韩和解的推动力度空前。特朗普政府重返白宫后,明确要求日韩加强安全合作以应对"印太挑战"。 2025年8月,美国防部发布的《印太战略报告》直言不讳地指出:"日韩关系紧张削弱了同盟体系的有效性。" 在具体操作上,美国通过三边机制施加影响。美日韩三国在2025年举行了8次联合军演,频次创历史新高。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推动建立了美日韩共享实时军事情报机制,这需要高度政治互信作为基础。 日韩军事关系取得实质性进展,2025年7月,两国签署《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修订版,扩大了情报共享范围。韩国海军与日本海上自卫队实现了舰艇互访,这是时隔6年再次重启此类交流。 但深层障碍依然存在,韩国民众对日本自卫队舰艇访问釜山港爆发抗议,担心军事合作会削弱韩国主权。历史问题也影响防务交流,韩国在野党坚决反对与"未彻底反省历史的国家"进行深度军事合作。 半导体产业链合作成为关系改善的新动力。日本经济产业省2025年数据显示,对韩半导体设备出口同比增长35%。韩国三星电子在日本建立了研发中心,雇佣了500名日本工程师。这种产业融合降低了政治对立的热度。 日韩都是能源进口大国,2025年联合采购了中东液化天然气,降低了进口成本。双方还计划合作开发新一代核电站技术,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对石破茂而言,改善对韩关系是其重要的政治遗产。作为日本政坛的"知韩派",他曾在早稻田大学攻读韩国政治,能说流利的韩语。其政治导师小渊惠三也曾致力于改善日韩关系。 但石破茂的执政联盟内部存在阻力。自民党保守派认为对韩让步过多,联合执政的公明党则担心影响与中国的关系。这种内部制约使石破茂的外交成果显得脆弱。 日韩关系回暖影响着东北亚力量平衡。中国对日韩接近保持警惕,但采取了务实态度。2025年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时隔3年重启,三方同意加快自贸区谈判。这种互动反映出各国都在寻求平衡。 俄罗斯因素也不容忽视,俄乌战争后,日本参与对俄制裁,而韩国保持了相对中立。这种差异使日韩在对待俄罗斯问题上需要协调立场。 最大的变数在于韩国政局,李在明政府面临明年的大选考验,如果政权更迭,对日政策可能调整。韩国最大在野党多次表示要重新审查劳工赔偿方案,这可能导致关系再度紧张。 石破茂的继任者可能来自不同派系,其对韩政策取向尚不明确。自民党内有声音要求对韩采取更强硬立场,这为未来关系埋下隐患。 特朗普政府的亚太政策将直接影响日韩关系。如果美国减少在亚洲的投入,日韩将被迫加强自主合作;如果美国强化同盟体系,日韩关系可能会在压力下继续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日韩关系的介入程度前所未有。2025年美国任命了专职的"日韩关系特使",这是历史上首次设立这一职位,显示出美国的重视程度。 尽管政治关系存在不确定性,但务实合作有望延续。日韩在数字经济、气候变化、新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已经形成机制化安排。这些功能性合作受政治波动影响较小,可能成为关系的稳定器。 2025年日韩人员往来突破600万人次,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韩国流行文化在日本重新流行,日本动漫在韩国收视率攀升。这种社会层面的互动为关系改善提供了基础。 回顾历史,日韩关系曾多次出现"乍暖还寒"的循环。1998年金大中与小渊惠三的"日韩新时代宣言"、2008年李明博与福田康夫的"日韩伙伴关系愿景"都曾带来关系改善,但最终都因历史问题陷入停滞。 当前的改善能否突破这一循环,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不受政治变动影响的合作框架。经济相互依存、社会文化交流、多边机制合作可能是突破历史魔咒的关键。 信息来源:日本首相石破茂缘何卸任前访韩 2025-09-27 00:05·新华社
就在刚刚。 日本传来新消息! 9月2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就在卸任前最后几天!
红楼背疏影
2025-09-27 17:09: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