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志愿军一炮兵阵地被击中,全员基本都已阵亡,谁料竟还有炮弹射出。美军赶

完蛋我被壮汉包围了 2025-09-27 16:27:12

1951年,志愿军一炮兵阵地被击中,全员基本都已阵亡,谁料竟还有炮弹射出。美军赶紧派出飞机侦查,他们发现炮位上仅有一名战士!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这名战士他叫谭朝志,此刻正用满是血泡的手把40多斤重的炮弹推进炮膛。 他所在的地方正是天德山,是敌我必争的战略高地,从这里能俯瞰铁原的交通线和敌军纵深。 美军骑兵第1师在70多辆坦克和飞机掩护下发起进攻,志愿军阵地被炸得岩石粉碎。 谭朝志所在的炮兵班掩体坍塌,战友汪万泗被炮架砸伤右腿,弹药手牺牲,阵地上只剩3发炮弹。 在此番情况下,他让瞄准手高寿南去搬弹药,自己则一个人完成装填、瞄准、击发整套动作。 美军校射飞机在头顶盘旋,他趁着敌机调头或炮弹爆炸的烟雾间隙开火。 77发炮弹全部精准砸进敌群。 值得一提的是,精准射击背后,是他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努力。 谭朝志入伍时连三角函数都不懂,背下全部射击参数表。 三个月就用73发炮弹歼灭101个敌人,创下“冷枪冷炮”运动的纪录。 当时志愿军提出“300方针”:100天用不超过100发炮弹歼敌100人,他65天就超额完成任务。 上甘岭战役时,他操作的82毫米迫击炮没有精密瞄准设备。 全凭经验调整角度,炮弹落点却能精确到敌群中心。 美军以为新增了一个炮兵营,其实只是一门由血肉之躯操控的老旧火炮。 美军想不通,为什么每秒6发的炮火覆盖下还有人能存活,为什么断水断粮的士兵还能发起反攻。 答案或许藏在谭朝志的话里:“每发炮弹都染上我的血,什么都不想,一心歼灭敌人。” 1948年,谭朝志参军,在天津战役两次立功,1950年入朝时已是经验丰富的炮班长。 他的连队前身参加过平津战役、太原战役,用炸药包炸开过太原城墙。 1959年,连队被授予“一等大功连”称号,后来在汶川地震、沁源山火中依然冲在一线。 战争形态在变,但“人在阵地在”的誓言没变。 当年美军用203毫米榴弹炮轰击志愿军阵地,一发就能炸塌两人高的岩壁。 如今我们在珠海航展展示东风导弹,在福建舰甲板摆满隐身战机。 当物质条件绝对劣势时,精神力量就是最后的武器。 信息来源:朱振华. 全能炮手谭朝志[J]. 国防 百年党史·天天读丨谭朝志: 敌人以为新增了一个炮兵营,其实那里只有一名志愿军战士!

0 阅读:127

评论列表

纵横川藏线

纵横川藏线

2
2025-09-27 18:40

我活不活无所谓,我只要你死!

猜你喜欢

完蛋我被壮汉包围了

完蛋我被壮汉包围了

完蛋我被壮汉包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