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U9极速破纪录,或将引发磷酸铁锂电池的“高端逆袭”?我之前简单聊了下仰望U9

千秋聊汽车啦 2025-09-25 22:43:32

仰望U9极速破纪录,或将引发磷酸铁锂电池的“高端逆袭”?

我之前简单聊了下仰望U9 Xtreme最高速度496.22km/h背后数字的意义,今天就进一步扩展讲一讲。

因为有一部分人认为U9 Xtreme不是量产车,所以“不作数”。

诚然,比亚迪在宣传中没有说明U9 Xtreme是一台量产车,但限量30台也足以说明这台车是“具备量产可行性”的,所以虽然有一些人质疑U9 Xtreme并没有作为量产车去强调,所以不能算“破纪录”,但造一台能跑到接近500km/h的电动车,这其中技术的含金量那绝对是实打实的。

并且公告中明确提及了,为“每一台车提供独一无二的整车定制方案”,我理解为这属于U9的“超级性能高定版”,它算不算公认意义上的量产车不重要,重要的是后续比亚迪能不能多卖一些,以及在比亚迪自己家的赛道上投放一些车供大家体验一下,什么叫多边形战士仰望再突破。

只要数量上去了,谁会在乎一个名头上的“量产”呢?

仰望U9 Xtreme已经公开的技术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30C的超高放电倍率的赛道级刀片电池。

最近关于我国航母新闻就是比较好的例子:

过去航母的弹射器会采用飞轮储能,具体原理是发电机的转子作为飞轮,电机启动后带动自身飞轮旋转,达到标准速度后切断加速一直保持高转速,等到需要输出电能时载入励磁,发电机线圈输出强大的电流,供给电磁弹射器工作。

现在我们的航母采用的就是超高倍率(比比亚迪这个还高,毕竟是军用级别)的电池来储能,为电磁弹射设备供电。

比亚迪能够在车上拿出30C的电池,意味着很多原先无法低成本实现的东西,如今都有机会了——具体行业应用我还没有研究,但很显然的一个事实是,30C放电可以上车了,也就意味着它的成本、寿命得到了初步解决。

我知道30C电池的成本一定还是很贵,很贵(对于车用来说),但应用到部分工业、商业设施中应该没问题了。

这就具备很大的想象前景。

仰望U9 Xtreme让我看到的除了比亚迪的造车能力,还就是磷酸铁锂电池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在很多人印象中磷酸铁锂是“低成本,高安全”的代表,它的电池在车上一般都是用在了入门级,以及注重成本和性价比的车上,很多车企在做产品规划的时候,低价款都会配置磷酸铁锂电池。

所以市场上对磷酸铁锂的一个预期是,它的价格会不断下降,生产磷酸铁锂的产业链上的企业会落入永无休止的价格战上。

但从仰望U9 Xtreme搭载了30C电池来看,5C电池的成本很快会下降,然后普及,而30C作为高端产品,会应用到更多的行业和领域中,这也会带动这一类电池的成本持续下降。

这意味着,磷酸铁锂电池在未来五年十年,大概率依然会是行业内主流电池,且它的高端产品也能有不错的“溢价”。

所以现在可以考虑的一个研究方向是:高C磷酸铁锂,会利好那些供应商?

我问了下DS,它的回答是:高C电池最直接的需求是高压实密度、高稳定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这类高端材料(如第四代产品)的技术门槛高,目前能稳定供货的厂商较少,因此享有更高的产品溢价和更强的议价能力。

最后说下仰望U9 Xtreme本身:

上次我说了仰望U9 Xtreme实现的496.22km/h速度背后是比亚迪具备了从老头乐到世界上最顶级车的造车技术,从投融资角度来讲,最近2-4年这家公司在技术上已经不需要任何顾虑和担心了。

因为这个极速的背后,意味着比亚迪积累了相当多的技术储备,这些储备会随着时间逐步从高端车到低端车慢慢下放,也就意味着比亚迪在未来2-4年内都是“有牌可打”,并不会陷入到“价格战”的漩涡中出不来。

毕竟之前比亚迪自己才是价格战的发起一方,而现在整个市场有一个共识就是车企打价格战会越来越难打,原因就是一台车的成本并不能无线下降,所以后续的市场竞争中,价格战依然会存在,但它不再是单纯的“降价减配”,而会是不断的把新技术慢慢下放到新上市车型中,让新上市车型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和性价比。

这个打法在方程豹钛7上就已经初步体现了。

在这种情况下,比亚迪技术储备雄厚,所以它后续车辆的销量应该不用过于担心,至少凭借不断下放的技术,车的竞争力可以保障不至于发生销量大崩盘的情况,而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这家车企在高端、豪华品牌打造上的情况。

仰望U9 Xtreme足够高端,仰望品牌本身的定位调性,以及产品都足够豪华,但这并不够。

因为它的向往感仍然不够强,也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些都是需要比亚迪慢慢下功夫去打造品牌才能解决的。

当然,这些都瑕不掩瑜,仰望U9X极速与圈速的双维突破,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之路树立了全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品牌已在全球高性能汽车领域成为当之无愧的技术引领者。

仰望U9X成为全球最快汽车车圈财报

0 阅读:31
千秋聊汽车啦

千秋聊汽车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