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土耳其在联合国表示: 克里米亚不是俄罗斯的 ​国防部长,亚萨尔·居莱尔

星星海 2025-09-25 20:41:33

就在刚刚 土耳其在联合国表示: 克里米亚不是俄罗斯的 ​国防部长,亚萨尔·居莱尔说,安卡拉从未承认俄罗斯对这个半岛的吞并,并在领土完整问题上支持基辅。 这句话像一颗精准投掷的外交炸弹,在联合国会场炸响。居莱尔防长绝非泛泛而谈,他特意强调保护克里米亚鞑靼人权利是“历史和道德责任”,这把土耳其的立场拔高到道义层面,刀子扎得又准又深。 埃尔多安总统早在联大舞台上打过同一张牌,明确拒绝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更绝的是今年年初,他通过土耳其通信社宣告,克里米亚、顿巴斯等地都是乌克兰领土,甚至威胁继续对俄封锁博斯普鲁斯海峡。这套组合拳打得俄罗斯格外难受。 土耳其的强硬背后藏着精明的生意经。嘴上喊着道义,手里却没停下真金白银的交易。其军工企业已向乌克兰交付了近七百辆装甲车和大批弹药,同时早早锁定参与乌克兰数千亿美元重建计划的席位。道德高地和经济利益,安卡拉全都要。 看着土耳其今日的强势,谁能想到它曾被戏称为“国中哈士奇”?如今它凭借掌控黑海咽喉的地理优势,硬是在俄乌战局中扮演起“关键转化器”的角色。这种逆袭充满了地缘政治的戏剧性。 但土耳其的外交舞步远不止于东欧。它在叙利亚协助新政府提升国防能力,在伊朗边境升级军事戒备。这种多线操作展现的是埃尔多安政权重塑地区影响力的雄心。 安卡拉踩准了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模糊地带。它一边军援乌克兰,一边却未像对其他国家那样遭受莫斯科强力反制。这种走钢丝的平衡术,让土耳其同时从双方获利,堪称当代外交的冒险范例。 克里姆林宫对土耳其的立场只能表示“遗憾”,这种克制暴露了俄罗斯在地缘博弈中的现实困境——它需要土耳其这个不那么听话却无法彻底撕破脸的伙伴。国际政治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计算。 土耳其的强硬姿态背后,终究是博斯普鲁斯海峡赋予它的战略底气。这条水道锁住了俄罗斯的黑海出海口,让埃尔多安有了叫板的资本。地理决定命运,在外交场上依然颠扑不破。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星星海

星星海

感谢大家的关注